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同题新闻大赛:留守妇女变身“巧媳妇”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30 06:03:57   

“俺家离这儿有4公里远,每天骑电动车过来上班很方便。我在这儿每天工作8个小时,每月能挣2000多块钱,还不耽误照顾家、照顾孩子,农忙时还能种地。我想不到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感觉很满意。”10月20日,记者在范县陈庄镇荷香社区“巧媳妇”工程服装加工就业点采访时,正在缝纫机前赶制“护士服”的狄庄村妇女明爱青高兴地说。

陈庄镇副镇长张继增介绍说,这个“巧媳妇”工程服装加工就业点是范县妇联和陈庄镇政府为了让滩区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尽快脱贫,于今年7月通过河南省妇联和省服装协会,与鹤壁万家欢乐服装厂达成协议,投资300万元在陈庄镇荷香社区建成的,共辐射东宋楼、南羊、杨吴庄、刘烟屯、肖庄、狄庄等十多个行政村,目的是把这些村庄的留守妇女这一闲置劳动力资源转化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资源。目前,已有120名当地留守妇女在“巧媳妇”工程服装加工就业点就业,其中贫困户妇女35人。

40岁的荣红英来自陈庄镇王庄村,家有80岁的婆婆和正在上学的女儿、儿子,一家5口人全靠常年在外打工的丈夫挣钱养活,不光日子过得拮据,连已经住了30年的破旧房子漏雨了都没钱维修。“我也很想出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可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家里的老人、孩子需要照顾,根本离不开。听说万家欢乐服装厂在荷香社区建了个就业点,我马上报了名。”荣红英说,原来她不会缝纫,服装厂就组织她们到鹤壁市进行了1个月的技术培训。如今,荣红英的服装加工技术已经越来越熟练了。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巧媳妇”工程服装加工就业点引进国内最先进的信息化、智能化系统,全部工序都是流水作业,不仅方便员工学习和掌握,生产效率也很高。“我们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所生产的服装大多是出口的外贸订单,效益很好。荷香社区是我们在范县建设的第一个扶贫示范点,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当地贫困人口、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让她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增加家庭收入。”厂长黄娟说,“所有的贫困人口、留守妇女在培训期间,厂里会给予700元的工资补助,培训结束后,将全部按计件工资计算。随着这些妇女的技术越来越熟练,很快就能达到人均每天生产30件服装,每人每月工资在2000元以上。”

陈庄镇肖庄村的王桂婷和刘烟屯村的黎燕子等人都是第一批报名的学员,经过培训和2个多月的生产实践,如今都已经成为技术能手。黎燕子说:“我家是村里的贫困户,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里多干活,多挣点钱,给家里2个老人治病,让2个孩子好好念书。”

陈庄镇副镇长张继增说,为了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陈庄镇正在建立农民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有针对性地引进一些服装加工、板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确保群众就近就业,有效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开展。目前,该镇共建设就业基地3个,新建、改造就业点6个,规划选址就业点3个。(记者 贺德敬)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