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是法院的职责所在,也是市中级人民法院及广大基层法院的工作重点和工作难点,立案难、执行难、诉讼难、办案难等是困扰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多年的老问题、老难点。2014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创新、勇于担当进取,出台了一系列“新式法则”,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越来越近,群众的认同感越来越强。
突破从司法改革开始。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把工作重点放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上,经过调研讨论,认为必须大胆创新,稳步推进司法改革,并将此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突破口来抓紧、抓好。一是持续推行立案登记制度。全市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今年年初以来,共新受理民事一审案件20774件,同比上升30.51%;新受理行政一审案件342件,同比上升28.09%;新受理执行案件8231件,同比上升35.71%,以往群众长期反映的立案难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加大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力度。全市基层法院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标的额不高的单一金钱给付诉,实行小额诉讼程序,一审终结生效,既节约了诉讼成本,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今年年初以来,共受理小额诉讼案件1296件,审结992件,结案率达76.54%;调解撤诉699件,调撤率为70.46%,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三是大力推行院长带头办案制度。全市法院领导班子成员、专职审委会委员都深入办案一线,担任审判长开庭办案,实现由领导到办案法官的角色转换。今年年初以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等领导班子成员共办结案件332件,专职审委会委员办结案件167件,既发挥了资深法官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了广大一线法官的办案潜能和激情,又有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四是积极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家事审判职能作用,维护家庭和谐,保障未成年人、妇女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司法改革是中央、最高人民法院的重要决策部署,全市法院对其重要意义都有明确的认识。除了已推行的改革措施外,我们已为法官员额制等改革作了积极的准备,并将根据上级法院的要求坚决贯彻执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凤兰坚定地说。
攻坚从强化执行着手。今年4月份,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市法院开展了“重拳出击宣战执行难”专项活动,要求全体干警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攻坚战。我市两级人民法院调整充实执行力量,加大执行力度;在各基层法院设立执行分局,建立对辖区执行工作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的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今年年初以来,共在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失信被执行人11319人,通过平安河南网濮阳站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628人,通过濮阳市“构建诚信、惩戒失信红黑榜新闻发布会”公布失信被执行人320人等;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人民检察院、市公安局联合下发文件,加大了对拒不履行判决、裁定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等44家中央部委签署的联合文件,与相关部门建立了联动制约机制,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监督网络和对失信被执行人的社会联防。全市法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执行行动,如“麦季专项行动”“零点突击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一批长期找不到被执行人的案件得以执结或达成和解。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得知情况后,专门批示,要求全省法院学习、借鉴濮阳这一首创做法。
转变从司法为民起步。诉讼服务中心是展示法院形象的重要窗口,也是法院服务群众的第一站。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建设,集诉讼引导、法律咨询、立案登记、诉讼收费、法律援助、判后释疑、申诉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实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少跑一次腿、少费一点心、少误一次工”,减少当事人诉累,营造亲和轻松的服务环境。诉讼审判流程图示表的设置使法院工作流程公开透明、格式化诉讼文书样本的张贴使当事人能够轻松书写诉状、刷卡机的使用解决了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手续烦琐的问题。目前,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建成新的诉讼服务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今后的诉讼服务将更加突出全方位、多功能、高质量。
结合全市开展的精准扶贫、平安建设、综治等工作,市中级人民法院持续开展巡回审判、“一村(社区)一法官”、免费司法救助等活动,通过以案说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等形式,“零距离”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形成全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现行政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社会法庭等与诉讼程序的有机衔接,既化解了社会矛盾,又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人民群众信赖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就要把每一件案件都办理好,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当事人,及时、便利、有效地帮他们排忧解难,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这就是司法为民的精神实质。”王凤兰一语中的。
形象从干部队伍展现。市中级人民法院领导班子认为,在法治社会中,每位法院干警的形象都会对司法形象和司法公信力产生重大影响,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必须坚决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2014年以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狠抓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狠抓党风廉政建设,要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干在实处、拼在一线,做凝人心、聚正气、干实事的带头人。同时,立足审判职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通过开展司法巡查、作风纪律整顿、“懒政怠政为官不为问责年”等活动,着力解决在全市法院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
今年年初以来,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全市法院廉政专题学习反思活动的开展,王凤兰除为市中级人民法院干警上主题党课外,还依次深入全市6个基层法院和28个基层法庭走访调研,与基层干警面对面交流,为基层党组织上党课,有力推动了基层法院党风廉政建设,夯实了基层法院队伍根基。
两年多来,我市两级人民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06388件。审执结93648件。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各类案件10677件,审执结9762件,每年受理、结案数同比都大幅度提升。在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进行的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中,2014年,市中级人民法院位居全省中级法院第4名,全市6个基层法院均进入全省基层法院前30名;2015年,市中级人民法院跃升至全省中级法院第2名,全市6个基层法院均进入全省基层法院前40名。在省委政法委组织的全省政法机关执法满意度调查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在2014年上、下半年和2015年上、下半年连续四次位列全省中级法院第1名。全市法院也涌现出了以华龙区人民法院中原法庭,优秀法官张秀林、张志勇、王炜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孙海涛 海波 张志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