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我市为特殊贫困人群打开脱贫增收门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10-12 06:43:43   

濮阳网讯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虽然身体有残疾,但自从学了这门技术,我不用出门就能挣到钱,也能顾住自己了。”近日,家住濮阳县梨园乡东韩寨村的韩文峰高兴地告诉记者。

原来,2009年韩文峰被查出患有股骨头坏死,丧失了劳动能力。家中3个孩子尚在求学,妻子靠5亩多耕地和平时打零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正当这家人一筹莫展之际,韩文峰接受了当地一家企业的免费培训,学会了雨伞配件加工技术,不用出门打工便可接手一些零活儿,月薪能拿到1500元。韩文峰算了笔账,他说:“一天挣四五十块钱,一年就挣一万八千块钱左右,相当于3年种地的收入。”

近年来,针对残疾人和因照料家庭不便外出创收等特殊贫困人群,我市积极鼓励当地采取“居家灵活就业”“送活儿到家”等就业方式,帮助特殊贫困人群就地就近增加收入,实现脱贫增收。韩文峰一家就是通过这样的技术培训尝到了居家就业的甜头。

在我市各县区,还有不少留守妇女像韩文峰一样,通过“送活儿到家”等灵活的居家就业方式,轻松增加了经济收入。今年52岁的濮阳县梨园乡党堂村村民孙爱银和两个孙子留守在家,儿子、儿媳和丈夫常年外出务工。今年,得知在自己村就能从事头发分拣工作,并且按日结算工资,她和邻居利用闲暇时间在家里便“就业上岗”了。孙爱银说:“12块钱一天,大家在一起干活,说说笑笑很热闹,一天也不觉得闷。虽说钱不多,可买馍买菜是够啦!”

目前,在我市广大农村,以基础配件加工、手工棕编、藤椅编织、头发分拣等为主的居家就业工种,正不断吸纳着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就业,也为特殊贫困人群打开了脱贫增收门路。(记者 李铂冰)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