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今年6月份以来,我市以“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为主线,扎实开展“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企业系列活动,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前7个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05.19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4位。
建组织出政策,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深化“惠企政策进千企”服务企业系列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各级各部门通过开展政策宣讲,帮助企业掌握、了解和用足、用好相关惠企政策。建立首席服务员制度,从市工信、财政、发改等市直有关部门选派50名县级、科级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每名干部负责2家企业,开展“点对点”分包服务。建立企业服务日和金融工作日制度。每周六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采取召开企业座谈会、现场办公会等方式,研究解决产业、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10天召开一次会议,召集有关金融机构,与有资金需求的企业现场对接,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截至目前,金融机构已对接企业215家,为104家企业发放贷款9.3亿元。
加强运行监测协调,保障工业运行平稳。继续坚持工业经济运行例会制度。每月上旬召开分析例会,预测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研究解决运行中的问题;每月15日、25日组织召开生产调度会,预计当月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测下月指标完成计划。加大运行监测分析力度。密切关注有关产业政策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的影响,增强全市工业经济监测分析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坚持工业产品价格“日监测、周发布、月分析”制度和重点工业企业监测制度,每月对60户重点企业的指标运行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加强分类精准指导。对产销两旺、成长性好的企业全力做好协调保障,支持其开足马力生产;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今年年初,我市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发现困难企业100余家。经过分类指导,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走上了正常的生产轨道。
加快项目建设,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每周一上午,市委书记、市长定期主持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周调度会议,研究协调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市委市政府督查局跟踪落实,有关部门每周上报问题解决情况。前8个月,全市113个重点工业项目共完成投资260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85.52%,其中30个项目竣工投产、70个项目正在建设。技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16年,我市收集投资500万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80个,概算投资192亿元。截至7月底,全市80个技术改造项目共完成投资57亿元,占年计划投资额的73%,其中22个项目竣工投产、51个项目正在建设。项目资金争取成效显著。开展了2015年省先进制造业项目评审工作,蔚林股份橡胶助剂清洁生产技术改造等20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
优化企业服务机制,强化四个对接。抓好产销对接。依托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和电商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开展不同形式的产销对接和交流活动。抓好银企对接。对企业资金需求情况进行摸底调查,176家工业企业资金缺口达66.81亿元。设立助保贷和过桥资金。截至目前,已为13家企业发放助保贷贷款5130万元,为企业节省抵押物价值260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抵押物、信用不足的贷款瓶颈问题;累计为27家企业提供过桥周转资金40次,资金周转额2.2亿元,为企业解决续贷3.1亿元,为企业节省倒贷成本约650万元。抓好产学研对接。向全市中小企业发布、展示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成果56个,组织中小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项目对接。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征集技术需求。截至目前,共有697家企业上报技术需求项目120项、人才需求169人;与中科院天津先进技术研究院对接,为中原油田与中科院牵线对接了油田管网无人机自动巡查项目。抓好用工对接。开展用工需求调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工需求3628人,市工信委会同市人社局面向社会集中招聘。(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