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制度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现阶段,改革主要在于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激活我市发展全局,解放发展农村生产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性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开展确权登记颁证则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以农村产权的确权颁证、流转交易、抵押融资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为主要任务,建立归属清晰、权限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407.8万亩,占二调面积的98.7%,基本完成确权工作;完成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72.77万宗,确权率达74.35%。
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赋予了农民承包地新的权能,为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经营权抵押、担保等拓展了制度空间。按照机构完善、制度健全、服务规范的基本要求,我市建立了市、县、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初步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其中,范县、清丰县、濮阳县开通了交易服务中心网站。截至目前,全市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流转土地48宗,面积2.33万亩。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支撑。着力培育新型的家庭农业经营者,建立现代家庭农业的支撑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至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到3575家,社员总数88726个,带动农户366262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农民合作社示范体系;全市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4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8家,家庭农场237个。
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保障。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组织扩大规模的瓶颈。2015年8月,濮阳县被省政府确定为“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县,县财政出资500万元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每年注资500万元,2018年达到2000万元。由政府出资3000万元,社会融资2000万元,成立了由县农业局控股60%的濮阳县惠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融资平台,负责对全县的贷款对象进行筛选、担保和监督,由濮阳县惠民公司担保后可直接向银行贷款。截至6月底,共发放涉农“两权”抵押贷款183笔、1515万元。
“三改一化”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路径。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我市在华龙区、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工业园区和濮阳县部分地区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制改革和撤销村委会组建居委会改革,实行城乡一体化。华龙区分步推进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马呼、谢庄、波头集已先行试点。“三改一化”的关键是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下一步,中共河南省委组织部将要牵头设立河南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省财政按每个试点村平均150万元左右的资金规模进行支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