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委部署,今年2月底至4月中旬,市委3个巡察组对市委农办、市农业畜牧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农机局、市扶贫办进行了常规巡察,县区20个巡察组围绕项目和资金,对相应的县区直单位进行了专项巡察。本轮巡察共向县(区)移交问题线索342件,截至6月30日,已办结145件,办结率42%,党政纪处分56人,组织处理1人,其他处理39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这是市委巡察办向全市人民交上的今年首轮巡察成绩单。
聚焦涉农领域瞄准基层腐败重灾区
为什么将农口单位确定为首轮巡察对象?2月25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黄亚雄在首轮巡察工作动员会上表示,农口项目多、资金集中,与群众联系紧密,群众反应也相对强烈。要通过巡察,集中发现和解决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研判,做到有备而战。3月1日,市委3个巡察组和市派县区巡察组,全部进驻6个被巡察单位和各县区相应的系统开展巡察。巡察组有针对性地向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进行函询,对近年来的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整体了解,要求各被巡察单位纪检派驻机构将本单位的廉政风险点进行整理报送,并多次召开座谈会进行分析研判。同时,在全市“两会”期间,邀请了20名乡镇党委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参加座谈,向他们征求意见建议,找出易发领域和突出问题。
突出“两四一聚三紧”,即增强“四个意识”,联系“四个全面”,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六项纪律”,紧盯“三大问题”,紧抓“三个重点”。在坚持政治巡察定位的前提下区别情况,市县各有侧重。对市直单位进行常规巡察,对县(区)直单位进行专项巡察。市直单位在涉农项目和资金方面主要进行分配和监管,廉政风险相对较小,开展常规巡察主要从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县乡基层部门具体抓项目、资金的落实,廉政风险相对较大。巡察组通过实地查看、明察暗访等方式,深入发现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找出市直部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倒逼“两个责任”落实,推动制度建设,堵塞制度漏洞。
运用大数据提高发现问题准确度
涉农部门项目繁杂、资金密集、点多面广,有些项目虽然归不同部门管理、有不同的名称,但在对象、功能等方面具有相似性,由于信息不共享、监管不同步,就为多头申报、虚报套取资金者提供了可乘之机。针对许多涉农项目来源不一、管理多头的特点,市委巡察办想到了“大数据”这个巡察利器。市委巡察办从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各巡察组中,抽调本职业务熟练、计算机操作能力强的人员组成大数据分析组。同时,要求各巡察组、被巡察单位等相关单位指定专人负责数据报送工作,畅通数据报送渠道,做到及时、准确。建立数据保密制度,所有数据均须经过专用加密优盘报送,确保不泄密,保证数据安全性。数据采集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紧盯补贴金额较大的惠民项目;二是紧盯村干部、主管部门及其下属站所工作人员、科级干部三大群体;三是紧盯函询、网络舆情、信访举报中反映的重点事、重点人、重点问题。
巡察人员通过对清丰县贫困人员和参加“雨露计划”培训人员的数据综合比对,发现该县近3年来有1700余名非贫困人员参加培训,涉嫌套取培训资金;通过对2010年以来濮阳县387个涉农修路项目进行分析,发现有两家公司中标次数最多,且存在分标、拆标问题,涉嫌权钱交易、利益输送……通过巡察组深入调查,将预测性、指向性问题变为可移交、可立案的问题线索。据统计,在本轮巡察中,运用大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线索96条,占总线索的24.5%。
分层次反馈提高成果运用实效性
巡察工作成效关键体现在成果运用上,巡察效果好不好要看整改的效果好不好。
根据统一部署,6月2日,市委3个巡察组分别向市委农办、市农业畜牧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农机局、市扶贫办等6个被巡察单位反馈了巡察情况;2016年6月7日至12日,就2016年年初以来县区主要涉农部门被巡察情况,向各县区党委进行了集中反馈。
据了解,为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各县区党委巡察问题整改的主体责任,市委巡察办创新方法,变以往向被巡察单位反馈为向其所在地方党委、纪委集中反馈,然后再由其党委、纪委向各被巡察单位反馈。反馈采取书面移交、签字背书的形式,由各反馈小组组长分别与5县4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签订《县区被巡察单位巡察情况报告签收单》。
同时,市委巡察办对各县区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委印发的《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的实施办法(试行)》,落实好主体责任;二是持续搞好整改,用好巡察成果;三是快速处置问题,形成高压态势;四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工作水平。各县区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一致表示要按照市委要求,主动承担起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组织落实。
2016年首轮巡察中,市、县两级巡察组共收到信访举报250件,发现问题线索392件,其中县级以上干部问题线索6件、科级干部问题线索65件;发放《立行立改通知书》《情况说明通知书》75份,立行立改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58件;形成常规巡察报告6份、专项报告45份、系统报告6份、专题报告9份。本轮巡察走在了省委巡视办安排对涉农单位和部门开展巡察的前头,所发现的大量问题为我市开展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创造了条件。
党委重视是确保巡察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本轮巡察从市委书记何雄亲自确定巡察对象,到市委5人小组、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听取巡察情况的汇报,明确方向、提出要求、寄予希望,都体现了市委对巡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给巡察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市在开展本轮巡察中探索实行的排除人情干扰、增强巡察成效的承诺制、回避制、回访制等一系列“独门秘籍”,受到省委巡视办的充分肯定,并多次在全省巡察工作相关会议上发言交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