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区党委换届工作中,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要求,强化党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明换届政策,严格工作程序,严肃换届纪律,新一届县区党委常委全部满票当选,换届风气测评满意率在99%以上。通过换届,选出了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好干部,配出了结构优功能强的好班子,换出了心齐气顺劲足的好面貌。
压实工作责任,坚持高起点运作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统筹,有序有力推进党委换届。一是责任落实到位。市委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市委副书记任副组长的县区党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换届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制定印发《县(区)党委换届日程细则》,明确各阶段工作任务,细化操作办法,对各阶段各方面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提前制订预案,确保党委换届高起点高标准推进。二是分析研判到位。着眼换届政策落实,分类别召开换届政策专题研讨会、加强换届风气监督座谈会、县区组织部长座谈会、乡镇党委书记座谈会,广泛征求对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围绕换届文件制定,分层次开展县区领导班子建设专题调研,县处级后备干部专题调研,对县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和统计分析。围绕换届人事安排,派出6个考察组进行为期10天的县区党委换届考察,综合年度考核及后备干部专题调研等情况,对县区领导班子功能结构、优化方向、进退留转及干部储备等情况进行专题研判。三是宣传发动到位。市委召开全市县区换届工作会议,对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市委组织部采取以会代训、组工讲座等方式,加强换届业务培训;运用报纸广播、手机短信、微信平台等媒介,宣讲换届政策,引导换届舆论,为换届工作营造了良好氛围。
着眼夯实基础,注重严格审核审查
前移监督关口,严格审核审查,为选准干部、配强班子打好提前量。一是提前抽查核实个人有关事项报告。2月份,提前安排对113名现任县区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50名县级后备干部进行了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对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干部,根据有关规定分别进行了组织函询、批评教育、诫勉谈话等。二是提前审核干部人事档案。认真落实中组部《关于在换届工作中严格审核考察对象干部人事档案的通知》要求,市委组织部对市管干部的人事档案进行了专项审核,同时督促指导县区委组织部对科级干部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专项审核,对涉嫌涂改造假、重要信息前后记载不一致等情况,立即查核,未核准前不予提名。三是提前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市委对县区党委换届人选提前征求纪检、信访等部门意见,对有问题或有问题反映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确定为考察对象,对有反映但不构成违纪的从严掌握。通过以上措施,防止和避免了干部“带病提名”“带病上岗”,为做好换届人事安排、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奠定了基础。
严格人选标准,推进班子配备改革
按照“明确方向、积极稳妥、突出重点、分步到位”的原则,稳妥推进领导班子配备改革。一是坚持正确用人导向。认真贯彻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四有”“四个人”要求,严格执行《干部任用条例》,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突出专业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以廉为基,坚持以事择人、人岗相适,树立敢于担当、注重实绩、群众公认、重视基层的导向,切实把好人选政治关、作风关、能力关、廉洁关。具体做到“四选四不选”,突出政治标准,大力选拔信仰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忠诚的干部,不选与党离心离德的人;突出作风要求,大力选拔律己严、干实事、做人实的干部,不选漠视纪律、不守规矩、虚言虚行的人;突出能力素质,大力选拔能够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选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的人;突出廉洁自律,大力选拔廉而有能、廉而有为的干部,不选权欲膨胀、利欲熏心的人,营造敢于负责担当、争相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同时,规范换届人选提名办法和换届考察工作,坚持对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对新提名人选进行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采取民意调查、延伸考察、实绩分析、到社区和家庭走访等方法,全面了解考察对象情况,做到问题清、情况明。二是坚持选优配强党政正职。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按照政治素质过硬、驾驭全局能力强、善于抓班子带队伍的要求,把公道正派、胸襟开阔、严以律己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一把手”岗位上来,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加强统筹配备,注重选拔经过多岗位锻炼、领导经验比较丰富的干部,优先考虑在县区和基层一线岗位经受扎实磨练的干部。注重党政正职的合理搭配,既考虑年龄、知识、专长、能力结构上的合理性,又考虑禀性气质特点、工作阅历经验上的互补性,使他们成为密切合作的好搭档。换届后,县区党政正职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12名县区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6岁,比换届前降低1.3岁,其中45岁以下5人,占41.7%;县区党政正职中有乡镇领导经历的占50%。三是坚持优化班子结构。班子战斗力怎么样,关键看结构优不优、功能强不强。市委综合考虑年龄、经历、性别、专业等因素,做到合理搭配、统筹配备,防止重“数字结构”轻“素质结构”、重“学历结构”轻“能力结构”,防止一个班子中同一类型干部过于集中。坚持老中青相结合的梯次配备,注意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作用。注重在全市范围内统筹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优化班子结构。拓宽视野、畅通渠道,合理推进县区之间、县区与市直单位之间交流,盘活用好干部人才资源。换届后,全市6个县区党委班子配备干部63名,平均年龄45.3岁,比上届降低1.7岁;担任过县级政府副职的占41.3%,担任过乡镇党政正职的占30.1%,有乡镇工作经历的占41.3%。县区党政班子中40岁左右年轻干部18人,女干部12人。从市直单位选派8名干部到县区任职,跨县区交流干部20名。班子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进一步激发。
强化教育监督,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环境
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一是把严肃换届纪律贯穿始终,引导广大干部始终绷紧换届纪律这根弦,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同时,着眼抓早、抓小、抓现行,整合纪检、组织、巡察等力量,成立6个指导组和3个督查巡察组,对县区换届风气监督工作进行督查巡察;发挥“12380”举报信息平台作用,随时受理违反换届纪律的举报和反映。二是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换届是干部集中调整期,也是干部思想活跃期。坚持把谈心谈话贯穿换届人事安排始终,面对面地做好谈心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疏导,教育引导干部从大局出发,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进退留转。换届后,市委于7月11日专门召开干部调整集体谈话会,对县区党委换届涉及提拔重用、调整交流的干部进行集体谈话,教育干部警钟长鸣、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勉励干部珍惜机遇、心怀感激,珍惜岗位、心存敬畏,珍惜平台、心系事业,在新的岗位上开创新局面、展现新面貌、作出新贡献。三是注重提高党委工作水平。做好换届后续工作,注重加强换届后县区党委班子建设,开展干部任前谈话、思想武装跟进,严肃政治生活、日常管理跟进,在《濮阳信息》等平台亮晒未来五年工作谋划和发展思路、强化履职尽责跟进等,教育引导新任班子成员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实绩。特别是市委书记何雄同志,围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为县区委书记、组织部部长,乡镇党委书记等作了专题辅导报告,就党委“领导什么、怎么领导”、如何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等进行深入解读,提出具体要求,切实提高了县区党委运用《条例》做好党委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水平。
选贤任能扬正气,凝心聚力促赶超。市委以县区党委换届为契机,选准用好干部、配强配齐班子,为顺利实施“十三五”规划、实现新一轮赶超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