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同饮黄河水
——我市强力推进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纪实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7-10 06:05:52   

穿卫河倒虹吸工程提前完工,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大头落地,占地2600余亩的渠村沉沙池土方开挖工作正在快速推进……近段时间以来,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施工现场,随着一个个令人鼓舞的消息接连传出,让豫冀两省群众同饮黄河水的梦想越来越近。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工程?此项工程的实施,能为豫冀两省群众带来什么受益?围绕此项工程,我市沿线干部群众又做了哪些工作?日前,本报记者奔赴施工一线进行了走访调查。

用水之困

6月27日上午7时许,河北省水务集团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建管部主任张文虎如期来到濮阳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指挥部,参加专门协调工程建设的早餐会。会议时间不长,但每逢涉及工程建设的难题时,相关单位不回避、不遮掩,这让张文虎对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工程建设又增添了几分底气。

像这样的早餐会,自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开工以来,张文虎记不清参加了多少次。但每次参会,看到一个个困扰工程建设的难题有了破解之道,都让他兴奋不已。

作为一个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兵”,张文虎深知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对河北省的重大意义。在张文虎的记忆里,河北省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307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远低于国际公认的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尤其是素有“华北之肾”美名的白洋淀,由于近年华北地区的干旱和工业、生活用水的增加,水面持续下降,一度被外界戏称为“肾衰”。

河北用水告急,而作为紧靠河北省的濮阳,用水形势也同样不容乐观。虽然濮阳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全市有大小河流97条,水资源却极度贫乏。尤其是金堤以北的海河流域,因无客水来源,农业灌溉只能依靠地下水。此外,由于地下水超量开采,金堤以北的地区已形成河南省面积最大的地下水下降漏斗区,水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尽快破解用水之困,成为了河北和濮阳干部群众共同的心愿。其实,早在1983年,水利部就提出了引黄入冀补淀的设想,并进行了线路查勘和比选。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一设想一直未有实质性进展。随着近年来用水形势的告急,河北省又把引黄入冀补淀提上了议事日程,并多次和河南省对接。在双方对接之初,我省推荐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线路并不和濮阳沾边。但2009年启动的由我市和邯郸市合作建设的引黄入邯工程,让河北认识到从我市引黄河水入冀的优越性。同时,我市紧抓机遇,积极争取,最终使得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确定自渠村引黄闸引水,经新开挖的南湖干渠入第三濮清南干渠至清丰县苏堤村,穿卫河倒虹吸入河北省邯郸市东风干渠。

按规划,引黄入冀补淀工程由国家和河北省政府共同投资兴建,年设计引水量7.4亿立方米,其中河北省引水量6.2亿立方米、濮阳引水量1.2亿立方米。工程输水线路全长482公里,其中河北段398公里、濮阳段84公里。受益区为濮阳市和河北省邯郸、邢台、衡水、沧州、保定五市,总受益面积465万亩,其中河北省受益面积272万亩、濮阳市受益面积193万亩。

顺势而为

如此宏大的工程,如果落实不了,一切都只是空谈。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攻坚战,迅速在龙都大地打响。

自2011年4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前期工作启动以来,我市收集资料、查勘现场,与河北省建立了有效的协商沟通机制,积极主动协调省直有关部门,全力配合河北省水利厅向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多次汇报,共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2012年7月17日,我市成立了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正市长级干部郑实军任组长,建立前期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相关县区、市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2013年11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农经〔2013〕2326号文件对项目建议书进行了批复。

2014年8月23日,河南省政府下发豫政〔2014〕97号停建令《关于严格控制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南段建设用地范围内基本建设和人口增长的通知》。停建令明确在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新建、扩建和改建项目,严禁植树和建设温室大棚、畜禽圈厩以及开挖坑塘等。

2014年10月28日,时任省委书记郭庚茂在省水利厅报送的工作简报上作出重要批示,指出“这是个好项目,豫冀两省都受益,且列为国务院审定重点节水项目,要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尤其是进入2015年以来,市委书记何雄、市长赵瑞东多次听取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工作汇报,亲自深入工程现场开展调研。对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何雄明确提出:“濮阳更要担起应有的责任,把事情做好、做实。”市领导阮金泉、郑实军、李刚、吴新普多次召开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专题会,推进工程征迁及建设进程。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指挥部组织协调移民征迁和环境协调工作,工程沿线濮阳县、开发区、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清丰县及沿线15个乡(镇、办)也成立了指挥部,具体负责征地拆迁和群众工作。

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的牵头单位,市水利局多次赴郑、赴冀、进京沟通联系,及时跟踪和推进项目进度,直至项目有了最终结果。在项目正式获批后,市水利局还多次邀请省移民办、省水利设计院的专家学者,对我市从事该工程移民征迁工作的人员进行专项培训,力争让所有参与移民征迁的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掌握工作方法、熟悉有关政策,切实为我市开展移民征迁工作打好基础。

针对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涉及资金大这一特点,市水利局坚持“关口前移,防范在先”的工作思路,举办征迁安置资金管理及会计核算培训班,制订《征迁安置资金管理办法》《征迁安置资金财务核算办法》《财务管理制度》《办公室人员考勤管理制度》《例会制度》《移民资金廉政风险防控制度》等多项规章制度,积极打造廉洁工程,坚决防范“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发生。

特别是今年4月份,市水利局党组班子调整后,该局将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作为全市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去推动。在充分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市水利局新领导班子根据工程实际需求,迅速调整了引黄入冀补淀指挥部办公室成员,配备了施工环境协调专职副主任,增加了施工环境协调力量,强力推进征迁工作进程。

与此同时,市水利局与河北建管局认真分析工程特点和工程建设现状,在保证工程质量、不违反有关程序规定和工程技术规范的前提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采取多投入施工人员和设备等举措,制订超计划工程建设台账,争取实现2年工期1年完成的目标。

寒来暑往,花落花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县区和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截至6月底,我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已完成征迁总任务的60%,下达县区征迁补偿资金6.63亿元,占总任务的65%,县区兑付到户5.1亿元,兑付率85.2%;完成永久占地8545.2亩,占总任务的94%;完成临时用地4362.21亩,占总任务的80%。

干群给力

素有“天下第一难”的征地拆迁工作,历来是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绕不开的麻烦事儿。而在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推进过程中,却鲜有不和谐声音传出。

“关键在于濮阳的干部始终以公心、热心去推动征地拆迁,这才让我们有了一个宽松的施工环境,这才使得工程建设全速前进。”河北省水利工程局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一标段的施工单位,一直负责现场施工的该局副局长闫伟忠如是说。

自工程开工建设以来,最让闫伟忠感动的一件事是去年12月份市水利局副局长、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相朝在濮阳县渠村沉沙池开展的走访活动。当时,濮阳的气温已是零下十几摄氏度,室外肆虐的北风更让人寸步难行。但为了摸清沉沙池周边的房屋、光缆等专项设施的分布情况,李相朝硬是顶着刺骨寒风,徒步从渠村沉沙池走到海通乡团??村,行程足足有7公里远。

像这样的感人事例,自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开工建设以来,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为了做好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市水利局抽调机关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组建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成立了由县级干部带队的工作督导组,充分发挥总负责、总协调作用,坐镇征迁一线,现场督导征迁工作进程。打破原有科室界线,统筹调配力量,整合资源,充实一线力量。成立4个工作组,负责现场勘界、复核、协调等工作,将有征迁及群众工作经验的同志派驻征迁任务重、工作难度大的县区,克难攻坚,形成了领导带队、团队推进、限定时间、县区包干的责任机制,确保征迁推进过程中的协调、监督到位。

征地拆迁工作政策性强、敏感度高、涉及面广、利益关系复杂,是工程建设难题之中的难题。作为市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征迁科科长的鲁志安深知其中的重要意义。为了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涉及到的方案设计和资料汇总,患有白内障的他不顾眼睛的不适,常常挑灯夜战,在办公桌前一待就是几个小时。长时间的疲累与压力,致使他的眼疾更加严重,不得不入院治疗。令人想不到的是,手术后没几天,还在恢复期间的他,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走向了征迁一线。

为了做好征地拆迁工作,沿线各县区的干部也是“跑断腿、磨破嘴”。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作为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濮阳段第一个开工的项目,涉及濮阳县子岸镇岳辛庄村200余户群众300余亩土地。从接到征地任务的第一天,子岸镇的工作组就直接在村里安了营,白天量地,晚上汇总报表,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倾力的付出,最终使得子岸镇仅用半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穿金堤河倒虹吸工程的征地拆迁任务。

今年元旦之后,一场大雪席卷濮阳。但开发区王助镇为了做好王助西村地面附属物的清点工作,该镇副镇长程相波带领镇上的工作人员在雪地里坚守了3天。饿了吃个包子,渴了喝瓶矿泉水,虽然工作很累、很苦,但程相波他们深知,早一天完成地面附属物的清点工作,就能为辖区全线开工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清丰县韩村乡染村接到征地拆迁任务后,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爱国第一时间召开全村党员动员会。会议一开始,李爱国直奔主题:“咱村虽然挨着第三濮清南干渠,但它基本上就是个摆设,越到庄稼需要水的时候,渠里面越没有水。现在市里要搞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这样咱村将由下游变为上游,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咱们只要把这个道理给村里的老少爷们讲明白,我感觉村里的征地拆迁就好弄了。”事后也正如李爱国所言,短短几天内,染村涉及到征地拆迁的200余户村民齐刷刷签字同意征地拆迁。

和染村一样,清丰县阳邵乡在征地拆迁过程中也是顺风顺水。该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受地势影响,引黄入冀补淀工程通水后,阳邵乡将成为我市金堤以北唯一实现自流灌溉的乡,受益面积在2万亩以上。“群众心里都有一笔账,实打实的受益,让群众难以拒绝这项利民工程。”该负责人如是说。(记者 王金勇 通讯员 杜广兴 王燕霞)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