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这几天正是夏种夏管的日子,我们的化肥销量特别好。这不,丹徐庄村的秦祖锋要了750公斤、冯启海要了1050公斤,毛岗村的冯二彬要了900公斤。”6月16日,在范县辛庄镇供销社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供销社主任张广民说起这几天的电商订单,满脸都是喜悦。像这样通过电子商务直接服务农户的情况,范县已实现乡镇全覆盖。
2015年,为助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更好服务“三农”建设,范县大力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创建活动,明确由县供销社牵头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县供销社借助全市供销社深化综合改革的契机,借助全国供销总社“供销e家”平台和社区超市电商运营服务平台聚超网,组建了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并于去年12月正式开始运营。截至目前,全县587个行政村已有506个行政村设立了电子商务基层服务社,有1050家店铺加入了电子商务运行网络。
电商网络的建立,实现了把工业品送到农民家中、把范县的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的目标,解决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返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目前,全县已有100余个日用商品和农产品走上了网络销售的渠道。
哪个基层服务社或店铺需要订货,第一时间就能在运营中心的网络平台上显示出来,工作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处理信息。于家楼村村民李培省的超市加入了县里的电商网络。说起加入该网络前后的区别,李培省说:“用这个网络很方便。我们需要啥,在网上一订购,运营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二天就给送过来了。一样的商品,因为中间省去了经销商环节,我们进货的价格低了,利润也比原来多了。”据他粗略统计,自去年12月份截至目前,他的小店同期比原来多盈利了1000余元。
范县供销兴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是县供销社注册成立的电商公司。公司负责人董天森说,传统的商品销售从产品出厂到消费者手中,需要走好几道程序。电商平台的开通,产品实现了从厂家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价格自然更便宜。张广民表示,辛庄镇农民目前通过电商网络购买化肥,一吨要比原来便宜80元。
因运营时间不长,范县电商平台目前的交易额并不很大,但其成效已经显现。县供销社与乡镇供销社和村级服务社的联系更紧密了,农民订货渠道更畅通了、订货信息更准确了,村民哪怕只要一袋化肥,也能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群众得到了实惠。对于供销系统来说,一方面大大减少了货物库存量、盘活了流动资金,一方面有效提高了产品销量。就拿辛庄镇供销社来说,仅化肥一项,今年上半年的销量达到了80吨,比去年同期提高60%。
“电商网络的建立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把我们当地很有名但却没有商标的物品,通过精细加工和包装,销往全国各地,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董天森表示,目前他们正在加紧建设当地特色产品精加工园区,并加快仓储物流建设,使当地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能“走出去”,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