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积极“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新形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131”工程,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化工产业,以提升价值为核心,以产业链重构为着力点,加快升级再造。上游以聚集资源为重点,加快推进丰利石化丙烯联产芳烃、班德路化学萜烯树脂等项目达产达效,推进中原大化气化岛、中原乙烯扩能改造、中原石化总厂扩能改造等龙头项目取得新进展。下游依托基础化工优势,重点发展功能高分子材料、电子化工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特种合成橡胶、3D打印材料等,着力推进惠成电子、沃森科技、迈奇科技、蔚林化工等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推进富士康正一特殊材料、上海金山濮阳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着力打造新型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是装备制造业,以战略合作、创新驱动为路径,拓展领域,提升发展层次。抓好中原总机与森源重工、中原特车与闻泰集团等合作项目的推进,加快中福矿山机械制造、中科润石油环保设备制造等项目建设,开拓能源装备、非常规油气装备市场。规划建设濮阳电气制造产业园,推进德力西电气、汉阳电子、长润电子等项目建设。三是家具制造业,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采取个性化、定制式生产模式,加快产业升级,着力推进全友家私、美松爱家、浙豫木业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四是羽绒及服饰产业,发挥我市是长江以北最大羽绒羽毛集散地等综合优势,突出产业链上拓下延和终端产品开发,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品牌。着力推进鹏达羽绒制品、众鑫羽绒寝具、华兴羽绒制衣等项目建设。五是食品加工产业,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提升产业层次和品牌知名度。着力推进物华食品、春韵休闲食品、木伦河冷饮扩建等项目建设。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培育与引进并重,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形成濮阳未来发展战略支撑。在发展化工新材料的同时,大力发展生物基材料,充分利用我市作为国家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示范市的机遇,实施好永乐生物L―乳酸、龙都天仁聚乳酸树脂等项目,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壮大产业规模,着力打造生物基材料基地。
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和相关产业。支持天能集团提质扩能,并以此为依托,招大引强,重点推进望联新能源汽车制造等项目,构建从新能源电池到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做好天然气利用这篇大文章,依托绿能融创LNG、LM G等龙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密切关注天然气制烯烃等前沿动态,谋划引进项目,构建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与昊华骏化开展战略合作,建设醋酸制乙醇等项目。推进华能光伏发电、天润清丰风电场、中昊光伏发电、中石化新星地热、洪峰新能源地热发电等项目,加快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同时,着力培育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记者 王振巍)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