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
——省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喻新安教授访谈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5-26 06:50:05   

编者按5月19日―20日,省政协学习与文史委副主任、省社科院原院长喻新安应邀出席濮阳“龙都大讲堂”第三期报告会,并到市人民医院、市第七中学等单位调研全民敬业行动开展情况。在随后的濮阳全民敬业行动高端访谈上,喻新安围绕记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结合濮阳实际和自身多年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探索给予充分肯定,并就进一步开展好全民敬业行动提出建议。

记者:濮阳市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以敬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展全民敬业行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也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您对开展这样的行动有怎样的评价?

喻新安:我认为这是濮阳市从实际出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益尝试和大胆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都行动起来。怎么行动和参与,需要建平台、找抓手,需要可操作、可考量,让其看得见、摸得着。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每个人的职业联系起来,干的事就是价值观所要求的。这样就能做到落细、落小、落实。正如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同志所说的那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敬业,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脚点。濮阳全民敬业行动把敬业作为切入点和抓手,把其他的内容融会进去,达到了一举求多效的效果。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有成效的,应该进一步推广,继续做好这项工作。

记者:请您对濮阳市的全民敬业行动开展情况作一个评价。

喻新安:长期以来,宣传工作怎样能够见效,不至于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使其能够落地生根,一直是一个困扰我们的问题。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项工作,中央已经提出很久了,各地都有不少的经验。我认为濮阳的探索,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一项伟大的工作具体化、具象化、可操作,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这是濮阳全民敬业行动之所以受到中宣部的肯定,社会各方面认可,几百万濮阳人民群众认同,并积极主动参与进去的原因。今后,我们应该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其他内容通过敬业这样一个抓手都融进去。同时,要进一步提炼和完善各个行业的敬业标准,更好地与各个行业的工作相衔接,让全民敬业行动进一步落地生根、枝繁叶茂,能够助推濮阳市各项工作的开展。

记者:濮阳在全民敬业行动中,突出培育敬业理念,制定敬业标准,加强敬业培训,进行敬业评价,打造敬业品牌五个方面,形成了推进全民敬业的工作体系。您对这些做法有怎样的评价?

喻新安:应该说,通过这两年的有益探索,濮阳全民敬业行动已经非常成熟,形成了立体式、全方位的工作系统。在这个工作系统中,理念培养是要害,标准制定是基础,加强培训是关键,有效评价是保障,品牌打造是重点。这五个方面既体现组织领导、工作举措,又有社会评价,这样就形成相互联系、相互支撑,能够持久延续下去的工作体系。实践证明,是很有成效的。它具有内在的逻辑性,是一个科学的工作方案。

记者:喻教授,您看了几家单位的全民敬业行动开展情况,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喻新安:印象深刻,感受很多。首先,我感觉到,全民敬业行动不是硬贴上去、塞进去的,而是已经与单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融为一体。其次,全民敬业行动不是少数人的空忙,而是全体职工的一种自觉行动。比如在市人民医院,从医生、护士、药剂师,到管理人员、后勤人员,每个岗位都有具体的敬业标准,并且是半年搞一次评价。有标兵,有具体的行为准则,已经做到了落细、落小、落实。再次,全民敬业行动很好地与各个单位的工作结合起来,不是一种负担和外在的东西,而是成了从党政领导到普通职工非常自觉的行动,从而带动其他工作,与其他工作目标实现了全方位融合。从两个单位的考察看来,全民敬业行动能够持续下去,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记者:喻教授,请您结合濮阳提出的“全力干好八小时,用心做好手上事”,谈一谈和敬业有哪些内在的联系?

喻新安: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工作内容是不一样的。医生要精心诊治好每一名患者,教师要认真地讲好每节课……但是这些不同的行业也有共同点,那就是对自己的岗位要敬畏和热爱,用心做好自己的工作。濮阳提出的这两句话很贴切,提炼得非常准确到位。“全力”“用心”很好地体现了敬业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两点,就没有做不好的事。这正是敬业最核心、最精髓的要求。

记者:敬业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当中很早就提出过。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教导弟子“执事敬”“事思敬”。敬业和传统文化有怎样一种关系呢?

喻新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敬业一直是一个核心的理念。它倡导人们对自己的职业要有一种敬畏态度和执着精神。古话讲,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表明了社会分工较细,但是每个行当,只要敬业、执着、认真,都能够成就事业,得到社会认可。这也就说明了敬业这种精神在我国的文化里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当下弘扬敬业精神,应该从中华文化的宝库里边汲取营养,同时也供养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敬业精神的传承,这样我们各项工作都能做好。

记者:敬业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发扬“工匠精神”。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宣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为什么会有“工匠精神”这种提法,它和敬业之间有哪些内在的联系呢?

喻新安:学习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我很振奋,深有同感。当下社会呼唤“工匠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圆梦就要敬业,敬业就要精细。前一段时间央视播出的纪录片《大国工匠》里,一线的工匠们,几十年如一日,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把工艺追求到极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样一种精神让人感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之所以把“工匠精神”写进去,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在发出一种信号,传导一种声音,就是中华民族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就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把我们的工作做好。爱岗敬业,这是一种要求,一种呼唤。另外,当下我们确实存在一些不敬业的现象,不认真、马虎甚至懒惰。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制造大国,许多产品在世界上是第一的。同时,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产品也比比皆是。背后是什么呢?背后就是一些人不敬业,不把职业当回事。心不正,干的事也好不到哪儿去。所以说,“工匠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一致的,内涵是完全相通的。我们发扬“工匠精神”必然要弘扬敬业精神。

记者:濮阳开展全民敬业行动,力图培育和形成敬业文化,您对这样一种做法有怎样的评价?

喻新安:我认为,这是全民敬业行动开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必然要提出的要求。这个行动不是一时一事,不是呼地一下就完了,而是要长久地开展下去,结果就会形成一种文化。通过持久地开展行动,春风化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广大濮阳市民都认同和践行敬业的理念和要求,就是“全力干好八小时,用心做好手上事”,这样就形成共识,然后自觉行动。敬业濮阳人,就有可能成为地区标识,成为软实力甚至是核心竞争力。它对濮阳的崛起振兴,实现全面小康,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都具有不可限量的推动作用。

记者:您在“龙都大讲堂”上提到,濮阳近几年发展可谓势头比较迅猛,正在强势崛起。这样好的形势、态势和濮阳开展的全民敬业行动有没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呢?

喻新安:那是肯定的。精神的力量必然要转化为物质的力量。濮阳大量的数据表明,“十二五”交出了漂亮的答卷。近两年,濮阳在深化改革、工业强市、结构调整等方面全方位发力,与全民敬业行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统计表明,“十二五”期间,濮阳经济增速在全省和许昌并列第一,2015年是第二位,仅次于郑州。作为一个相对偏远的传统农区,又是资源型城市,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难得。这些成绩是全民敬业行动结出的硕果,与几百万濮阳人民的自觉爱岗敬业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人干出来的。

记者:当前濮阳进入实施“十三五”规划,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开展全民敬业行动有怎样的意义呢?

喻新安: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还想强调这一点,谁来决战呢?主体是人。要有决战的姿态,有敢打必胜的信心。需要爱岗敬业的情怀,需要每一个人,各行各业的干部群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这样形成的合力就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就是持久的创造能力。市委提出,要打造富裕和谐文明美丽新濮阳,实现三量齐升,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宏大的远景目标,需要通过全民敬业行动才能变为现实。所以,开展全民敬业行动是对决胜全民小康社会强有力的支撑,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我们应该认真地抓好它。(记者 王志浩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