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一体化下区域之间发展既合作又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中不被淘汰,必须突出特色优势、挖掘潜在优势,打造先发优势、利用后发优势,抢占产业发展先机,推动局部优势向综合优势转变,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充分利用好中部地区的市场资源,充分发挥已有比较优势,深度挖掘潜在优势,顺应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突出产业特色,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培育形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家具制造、羽绒加工、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基新材料等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互补协作发展,增创工业发展新支撑。
关键词:培育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家具制造产业集群。清丰县产业集聚区作为全省唯一以家具制造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集聚区,通过引进全友、双虎、好风景等家具龙头企业,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入驻,已初步形成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围绕“林—浆—纸”和“林—板—家具”两大产业链,壮大板材加工规模、延展制浆造纸链条,实施品牌战略,适应消费升级趋势,采取个性化、定制式生产模式,加快壮大产业集群规模,提升产业层次。重点依托清丰县产业集聚区和范县浙豫木业产业园,强化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积极引进优势品牌企业,完善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物流配送、材料配件生产体系,引导企业开发电子化、智能化、个性化产品,打造中国中部家具产业基地。
羽绒加工产业集群。近年来,台前县产业集聚区以羽绒及服饰加工为主导产业,先后培育了雪鸟、鹏达、众鑫、宏宇等60余家羽绒及制品加工企业,已形成超百亿级的特色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构建全产业链为重点,发挥长江以北最大羽绒集散地和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的综合优势,壮大雪鸟、鹏达等龙头企业,积极引入知名羽绒制品品牌,突出产业链条延伸和终端产品开发,采取“基地+加工+市场”模式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打造国内重要的羽绒系列产业基地。
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雄厚的基础化工优势,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将发挥油煤盐联合化工优势,以石化基新材料、氟硅材料、复合化工材料等三大领域为突破口,引导本地化工企业向化工新材料领域延伸,培育形成差别化、多样化、系列化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濮阳市产业集聚区,重点围绕绿色打印、高端涂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功能性材料等领域,发挥惠成电子、蔚林化工、沃森科技、迈奇科技等骨干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加大行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力度,加快推进富士康正一高分子材料、沃森科技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君恒实业高性能尼龙、东方雨虹防水材料等项目,壮大集群规模,提升集群水平,打造河南重要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我市是国家首批“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之一,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目前,我市已拥有天能集团、中原总机、中原特车、望联机械、安时科技、巨峰能源等一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骨干企业,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6年1月22日,由中原总机和森源重工合作生产的“森源牌”新能源环卫车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市新能源电动汽车产业的空白,标志着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依托特种车辆及零部件产业基础,以专用车为切入点,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攻方向,以整车制造为重点,抢抓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充电桩、充换电站等配套设施,重点推进闻泰集团、森源重工、望联、龙迈等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项目,实现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培育形成百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生物基新材料产业集群。2014年,我市被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确定为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建设试点,借此“东风”,我市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已初具规模。“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立足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依托永乐生物、龙都生物等龙头企业,加快突破或引进聚乳酸产业链核心技术,培育形成玉米淀粉—L-乳酸—液态聚乳酸—聚乳酸纤维—可降解薄膜或纺织服装完整产业链,打造国家级生物基材料产业集群。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