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2月21日,濮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是全市人民今后五年共同奋斗、努力建设美好家园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实施好《规划纲要》,按照《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路径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把握这一规划?规划有哪些重点?如何将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解读,对此进行粗略分析。
一个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工业,工业兴则濮阳兴,工业强则濮阳强。加快培育壮大区域优势主导产业集群,是适应产业形态复合化、产业体系集群化、生态资源绿色化的新形势,是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打造工业升级版、再造发展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的战略选择。“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将以持续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为总方针,以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以实施“312”先进制造行动计划(打造3个千亿级产业基地、1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为主线,以集群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为导向,坚持加减乘除并举,突出壮大优势产业,加速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加快打造竞争优势明显的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超千亿级产业基地,推动全市工业规模壮大、结构跃升,再创工业发展新优势。
关键词:打造千亿级产业基地
超3000亿级化工产业基地。化工产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支柱产业,已初具千亿元产业集群规模,但仍存在集群水平较低、产业层次不高、产业布局不优等突出问题。因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以打造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化工基地为总定位,以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为主攻方向,“西减东加”重新优化布局,发挥油、煤、盐、气能源资源优势,重点依托濮阳市化工产业集聚区、范县产业集聚区濮王产业园、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和濮州化工专业园区,在濮阳东与濮城之间打造超3000亿级濮阳市化工产业基地,做大做强上游、做精做细下游,推动化工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实现原料路线由石油化工型向能源化工型转型、石化产品由通用型向高端通用型和化工新材料转型,逐步实现原料多元化,加快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国内一流的千亿级油煤盐气联合化工基地、中部地区重要的高端化工产业承接基地。加快推进中原石化总厂千万吨扩能改造、丰利石化60万吨丙烯、中原石化MTO扩建、盛润集团180万吨甲醇制烯烃、中原大化气化岛、昊华骏化100万吨醋酸制乙醇、上海(濮阳)金山区精细化工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密切跟踪飞扬集团“三烯制三醇”、中科院天然气制乙烯等技术,重点围绕烯烃及芳烃深加工、石油及橡塑助剂、电子化学品等产品链,积极承接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延伸拓展产业链条,加快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进口替代型的高附加值产品,实现化工产业提档升级,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新型化工产业。
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依托油气开采发展起来的装备制造产业是我市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之一,主要涉及油气装备、化工装备、农机装备等领域,目前已形成相当规模、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我市将依托濮东产业集聚区和濮阳市产业集聚区(濮阳工业园区),按照“能源装备高端化、农机装备特色化”发展思路,突出特色优势,发挥中原总机、中原特车、信宇机械、贝英数控、中福机械、农发机械等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以战略合作、创新驱动为路径,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的装备制造企业,做强能源装备,做大农机装备,做优高端装备,打造国内外具有一定解读影响力的千亿级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重点推进绿能高科LMG产业园、中福矿山机械、天然气装备产业园、新兴际华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引导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提高系统集成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新突破。
食品加工产业基地。民以食为天。食品加工产业是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已初步形成了以肉制品加工、粮食及油脂加工、果蔬加工为主,调味品、饮料酿酒加工、乳制品加工为辅,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按照“做大粮食深加工、做强肉制品加工、做优果蔬品加工”发展思路,紧跟消费需求变化,以培育知名品牌为引领,放大本地农副产品优势,大力开发新型安全、方便、营养、健康食品,提升优质产品、精深加工产品比重,打造千亿级特色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依托清丰县、南乐县等地食品加工产业基础,培育壮大福润肉业、金玉油脂、木伦河食品等龙头企业,积极引入域外
食品品牌企业,创建地理标示产品,打造知名品牌,提升食品产业层次和品牌知名度。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