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加快转型。农村社会关系快速分化和重新组合,组织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民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价值取向和追求日趋多元化;农村人口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强,农业副业化、农村老龄化、村庄空心化越来越明显,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更加复杂。面对农村社会治理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必须围绕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用服务型政府理念引领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乡镇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是在推动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方面下功夫。切实强化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职能,推动乡镇政府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之间的关系;转变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方式,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建立以公共服务、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作风转变等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引导乡镇政府把工作重点转到搞好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上来。目前我省正在开展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加快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改革财税管理体制,扩大镇财政自主权,理顺与省、县派驻机构的关系,创新选人用人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着力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去年,濮阳县文留镇、清丰县柳格镇、南乐县元村镇和范县濮城镇,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我们要通过这几个试点的改革,摸透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理清思路,找准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发达镇发展不相适应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全市的乡镇政府职能改革提供经验。
二是在完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方面下功夫。要通过建构合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权划分机制,增强乡镇政府财力,提升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要树立科学公共服务理念,打破政府垄断,探索通过民营化、政府采购、合同外包、特许经营、项目招标、社区治理、志愿者服务、委托代理、公众参与等方式,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投入体系和运行机制。尝试推行“花钱买服务、养事不养人”的方式,通过政府采购等形式向社会购买公益性服务,扶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公共服务的社会化、多元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乡镇政府可以推出各种优惠政策,充分调动所有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应的积极性,吸引并帮助企业、民营资本按照市场竞争机制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多渠道融资、规范化运作,使企业获得利润、百姓得到实惠,创造双赢的良好效果。
三是在创新乡镇行政运行机制方面下功夫。要建立健全乡镇重大决策制度,完善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凡属重大问题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经过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个人或者少数人说了算。规范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和便民服务事项,健全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机制,提高群众对重要事项的知晓率。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完善重大事项听证制度,广开言路纳良策,集思广益谋发展,推进乡镇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记者 段利梅)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