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当前,在加快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也要下大力气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在基础设施、村容村貌、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提升,以缩短与城市的差距,在加速城镇化的同时避免乡村的凋敝与破败,从根本上杜绝“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现象的发生。要通过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共享公共服务,把农村建得更美丽,真正把我们的乡村建设成为承载传统、留住乡愁、延续根脉的生态宜居之地。
濮阳作为一个新兴的中小城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村庄规划滞后。目前,在我市所有的村庄中,有规划且按照规划建设的村庄只有475个,有规划但未按规划建设的村庄有360个,没有规划的村庄有2140个。二是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各村庄垃圾大部分都是自己填坑掩埋,绝大多数村庄的生活污水乱泼乱倒,村内主次干道污水横流,不仅影响村民日常出行,也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所需投入资金量较大,但目前我市绝大多数村庄集体收入薄弱、财力困难,不能保证长效稳定运转。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持续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也下了不少功夫,提出了“通、净、绿、亮、文”(通畅乡村、洁净乡村、绿色乡村、明亮乡村、文明乡村)的建设总目标,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今后我市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坚持乡村建设规划先行。将各县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与执行情况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推动各级各部门行动起来,给每个村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按照建设规划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我市作为平原市,缺山少水,没有原生森林,要把造林绿化和水系建设作为建设优美生态环境的核心内容,努力做到从乡村到城市,处处绿树环抱、河道萦绕,使全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为生态城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特别要做好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实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快改变广大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要建设明亮乡村,合理布局,安装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和公共活动场所夜晚有照明。建设文明乡村,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给农村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好的设施平台,打造一批体现文化底蕴的村庄。实施“满天星”技防工程建设,实现监控探头所有行政村全覆盖。加快建设农村公路,改善农村交通条件。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普及,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宽带进村入户。
统筹整合资金。要握紧资金“拳头”,不撒“胡椒面”,对性质相近、用途相同、使用分散的专项资金,通过存量调整、增量集中等方式归并、整合,确保资金捆绑使用,集中支持美丽乡村建设。(记者 段利梅 )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