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今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抓好八项工作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07 06:44:50   

濮阳网讯 为深入推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濮阳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3月30日,市文明委下发《濮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其中明确规定2016年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抓好8项工作。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加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推动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开展专题研读活动,推动系列讲话精神进机关、学校、社区、企业、农村,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各领域。深入宣传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扶贫工作会议、城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阐释。广泛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

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各级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继续保持宣传普及和理论阐释力度,形成联动、合力聚焦。深化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依托基层宣传阵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道德讲堂等,广泛开展核心价值观进单位、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活动。组织扶贫帮困、慈善捐助、支教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好“我们的中国梦”“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活动。

大力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德行天下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第四届濮阳市道德模范。深化拓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官德、医德、师德、商德为重点的行业道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党员干部、行业人员、企业家、公众人物等重点人群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境界。深入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开展“百城万店讲诚信”“重合同守信用”等创建活动,推出一批具有濮阳特色的诚信文化、诚信品牌、诚信典型。定期发布诚信“红黑榜”,披露失信败德行为,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努力打造不敢不能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深化文明旅游工作。

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按照全国、全省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体系,认真组织全市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大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形成讲文明、守秩序、爱濮阳的良好风尚。深化文明村镇创建,根据相关规定做好省级文明村镇推荐评选工作,扩大市、县文明村镇创建覆盖面。深化文明单位创建,进一步把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种服务守则、行为准则、规章制度、行业规范、单位文化之中。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抓好文明市民评选,激活家庭创建“细胞”。深化文明校园创建。

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坚持把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广泛开展服务百姓健康、关爱山川河流、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邻里守望”、阳光助残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切实把志愿服务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和志愿服务培训,推荐评选一批全省志愿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和先进县区。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围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市城区建设,着力推进“五网四厂两道”基础设施建设,抓好综合管廊建设试点,积极推进市、县海绵城市试点项目建设。实施市城区开州路北延、濮上路北延、振兴路北延等道路建设,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步伐,完成市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市城区文明路、干城、濮清等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推进6个公共停车场建设,建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期工程。加快县域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继续抓好33个建制镇综合提升,着力培育特色小城镇。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强化生态建设,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加强全域河流生态保护,建设健康水系,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做活水、做足绿,营造绿色空间、宜居环境。

加快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以“村容整洁环境美、品德高尚人心美、乡风文明风尚美、精神充实生活美”为目标,着力建设文明乡风、优化人居环境、完善文化服务,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大力培育文明乡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村入户。深入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农村身边典型评选活动,大力推进文明集市、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深入实施“清洁家园行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做好村镇改路、改水、改厕、改圈工作,抓好国道省道沿线、县道乡道沿线以及城市周边、景区周边“两边两线”环境治理工作。发挥文化科技卫生志愿者队伍作用,帮助农村拓展致富项目,传播科技兴农知识,建好农家书屋、村文化大院、农民文艺演出队,不断提升农村生活质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记者 段利梅)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