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近日,市人社部门对全市企业用工状况和当前就业形势进行摸底调查,根据调查数据的分析研判,发现当前就业形势总体呈现整体稳定、稳中有忧、稳中有喜等三个特点。
整体稳定
2015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3万人,同比增长3%,失业人员再就业2.1万人,同比增长10.5%,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0.95万人,与去年同期持平;高校毕业生报到6953人,实现就业创业5980人,就业率达86%,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5115万元,支持4558人成功创业,扶持216家小企业融资发展,带动吸纳14785人就业,较2014年多发放9446万元,扶持小企业数量增加148家,带动吸纳人数增加3000余人。
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人数看。2015年全市参保职工297107人,领取失业保险金4780人,较去年同期下降42%。就业、失业数据的一增一减,说明我市企业生产经营状况良好,就业形势基本稳定。
稳中有忧
从人力资源市场的供求看。2015年全市人才市场共有4704家(次)招聘单位参会,提供各类就业岗位6万余个,参会各类求职者7万人次以上,达成就业意向3万人(次)左右,实现就业1.2万人(次)。参会企业规模同比下降20%,提供岗位总数同比下降10%,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较大。
从企业用工需求情况看。2015年12月底,全市76家监测企业在岗职工总数为81273人,较上月减少111人,减幅0.14%。其中,增员企业14家,增员409人;减员企业20家,减员298人;同比职工总数净减3840人,减幅4.51%。减员企业明显多于增员企业,用工需求不但不旺,反而出现净减现象。
企业“招工难”与“就业难”现象依然同时存在。一方面,企业招工成功率低,人才流失严重。据抽样调查统计,实现就业人数与达成意向比为4∶10;实现就业人数与企业提供岗位数比为1∶5。2015年全市共引进人才1406人,流失人才1500人,流失人才量略高于引进人才量。另一方面,选择性就业成为就业新常态。求职者对薪酬、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为生存而就业正向体面就业、质量就业转变。
稳中有喜
小企业带动吸纳就业作用日趋凸显。截至2015年年底,我市已建成省级大学生创业园1家、市级创业园3家、县区创业园12家,吸纳大学生创业实体627户,带动就业3000余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00%。创业担保贷款扶持216家小企业发展,带动吸纳14785人就业,较去年同期增长26.2%。
部分行业用工量呈上升趋势。在2015年进入我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企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需求人才规模有所上升,企业需求互联网技术人才相对增加70%,说明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电子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就业空间巨大。
企业提供的工资待遇有所增长。2015年,我市多数企业采取绩效工资的办法,通过“基本工资+提成+奖金+补助”等形式吸引求职者,技工、管理岗、经验丰富的业务员工资待遇较高。同时,提供保险的企业占参会企业总量的45%。(记者 冯向忠 通讯员 逯濛 程诚)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