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领导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素养如何、本领大小、能力高低,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兴衰,关乎一个地区发展速度、质量、效益和水平。3月15日,市委书记何雄在2016年市委党校春季主体班辅导报告中指出,领导干部虽属于少数,但身处关键岗位、关键环节,推动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必须抓好“关键少数”,要求领导干部要成为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重视并善于学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孔子“学而时习之”,到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到杜甫“读书破万卷”,一直在激励着后人勤学苦读、砺身以进。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工作要有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把握新发展理念,不仅是政治性要求,而且是知识性、专业性要求”“如果只是泛泛知道其中一些概念和要求,而不注重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讲话做事就会缺乏专业水准”。
新形势、新任务,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无论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还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都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去年年初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市主动作为,积极应对,不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在稳定房地产市场上,我们率先实施“房地产新政”,激发了市场活力;在金融工作上,多措并举,缓解了建设和发展上的资金困难;在城镇化上,放开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带动等等。实践证明,只要领导干部注重学习研究,善于思考分析,精准把握形势,就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十三五”时期是我市保持态势、创新优势、转型升级、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市委提出了“坚持率先转型,实现三量齐升,进入全省省辖市第一方阵”的总要求。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困难和优势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郭庚茂书记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不是动力就是阻力,适应新常态,面对新任务,按部就班或沿袭老套路老办法不行。实现我市新一轮赶超发展,关键就要看各级领导干部有没有管理经济社会的能力,有没有对发展形势分析、研判与把握的能力,有没有对上级政策的理解、领悟与执行能力。这些能力来源于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正确可行的学习方向和科学得当的学习方法。唯有坚持学习,才能有勇气直视矛盾、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才能成为濮阳经济社会管理的行家里手,让人民满意,让市委放心;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