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做梦都想搬迁啊,谁不想早点儿离开滩区那个穷窝!看着新楼房一层层盖起来,感觉生活越来越有盼头!”11月3日,范县陈庄镇滩区居民迁建试点塔吊林立,机声隆隆,一派繁忙的建设景象。每天都有不少滩区群众来这里逛悠,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很多居住在滩区的老人回忆,黄河发大水冲毁宅基和房子的灾难,已经发生过多次。过去滩区每个村都建“避水连台”,村民盖房子要垫六七米高的土台,既花钱又费力,可遇到大的洪水还是不安全。黄河滩区群众居无定所、人心不稳,相当一部分人长期处于贫困现状,主要是被滩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困扰着。
几十年的实践表明,要补上黄河滩区发展这块短板,必须跳出滩区圈子,争取更加广阔发展空间。无论从滩区群众的生存发展,还是从保障黄河安澜功能的角度来看,都须将滩区部分人口逐步分类外迁和就地相对集中安置。但人口搬迁将是一个长期过程,且不可能将所有的滩区人口都移至滩外。所以,滩区群众依靠滩区土地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将是长期的,必须坚持搬迁扶贫与当期扶贫相结合。一方面试点推进扶贫搬迁,另一方面依靠滩区的土地高效、优化利用来谋发展、脱贫困、奔小康。
调查显示,滩区大部分群众愿意搬出去住,年轻人的搬迁愿望尤为强烈。不愿搬迁的群众,大多数是老年人,他们从小生活在滩区,有较重的恋旧情结;还有一部分人是老弱病残,最大的顾虑是没有钱,搬到新房后,用水、做饭等生活成本提高,觉得还不如原来方便。要使搬迁扶贫顺利推进,必须妥善解决滩区群众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我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推进搬迁扶贫工作,制定《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在各乡镇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扶贫搬迁投入保障机制。
在资金保障上,积极争取国家批准设立黄河滩区扶贫搬迁专项资金,整合多种渠道资金集中使用。在项目安排上,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对地方财力具有支撑作用的重大产业发展项目,优先向滩区县布局。在土地政策上,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适度向滩区县倾斜,支持滩区土地流转,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金融政策上,支持搬迁居民自主创业,通过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方式,加大对搬迁农户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在社会保障上,搬迁居民除享受专项补助。对特困户、贫困户等困难群体,在周转房安置、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面予以倾斜。
去年12月份,范县陈庄镇、张庄乡被列为全省第一批黄河滩区迁建试点重点推进,共惠及8个村、2037户、6984人。目前,陈庄镇集中安置区19栋楼正在加快建设,入冬前完成主体工程;张庄乡集中安置区155栋楼已封顶107栋,2016年春节前具备入住条件。同时,我市正在积极申报全省第二批滩区居民迁建试点,涉及濮阳县、台前县两县的5个乡镇、11个村、2636户、9827人的迁建实施方案已报省评审。(记者 王志浩 通讯员 韩惊涛 高宏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