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农村正发生喜人变化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大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8-17 07:35:23   
   濮阳网讯(记者王振巍)去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强劲势头,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繁荣,广袤的农村正发生着深刻而喜人的变化。
    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年完成农业增加值158亿元,增长4.5%;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930元,增速13%,增幅均居全省第一位。粮食总产实现“十一连增”,达到53.05亿斤,增长1.43%。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发展到45.3万亩。全市完成植树2336.6万株,新发展苗木花卉、林果基地9.08万亩,林业总产值实现91亿元。预计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6.67万吨、29.63万吨、8.17万吨,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8%。 
    现代农业建设不断进步。以土地流转为纽带,大力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新建高标准粮田28.1万亩,全市达到113.2万亩,稳定了粮食增产基础。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9个,百亩以上园区达到194个、面积20.7万亩,提升了农业效益。新建、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56个,全市达到420个,推动了畜牧业大发展。新发展500亩以上苗木花卉林果基地50余处,壮大了林业经济。在产业化集群带动下,龙头企业发展到565家,新增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32家,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2家、达到34家,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完成投资3.7亿元,搞好大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水利工程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2万亩、旱涝保收田2.9万亩、节水灌溉10.6万亩。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598万元,新发展各种机械5256台,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高出全省3个百分点。农业科技服务和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加快。以办好“十项重点民生工程”为切入点,解决了一大批农民群众最关心、利益最直接的现实问题。解决了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等4个县17.3万农村居民的饮水不安全问题,至此黄河滩区农村居民饮水不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新建农村沼气工程14处,新增沼气用户1360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528.5公里。建设标准化中小学194所,改善了20所农村薄弱中小学办学条件。改扩建乡镇卫生院20所,新建、改建村卫生室885所。提高了新农合财政补贴标准。 
    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全力推进黄河滩区扶贫开发五年攻坚行动,建设大型水利工程10个、电力项目55个,完成土地整治项目9.6万亩,加上教育、卫生设施,完成投资9.05亿元,是往年的5倍。投资12.4亿元发展产业项目70个,8个知名企业落户濮阳,其中汇源集团百万只肉羊养殖项目进展顺利。黄河滩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4元,同比增长20.6%。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实施重点项目109个,范县张庄乡、陈庄镇列为全省第一批滩区居民迁建试点。面上扶贫搞好了68个整村推进项目建设,“雨露计划”培训贫困人口8000余人,完成农村贫困人口脱贫5.29万人。 
    农村改革步伐不断深入。按照全市改革总体部署,第一批重点改革事项取得明显成效。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不断发展,其中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303家。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12.5万亩,比上年增加29.4万亩。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为在全市推开积累了经验。濮范台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资金整合办法、沿黄乡镇产业发展意见着手实施,增添了发展活力。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353万元,完成了185个“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 
    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气象。以美丽乡村建设统揽全局,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超过3亿元,统筹推进“通、净、绿、亮、文”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去年7月份启动了为期3个月的农村历史积存垃圾集中清理攻坚战,广大农村脏、乱、差状况明显改观,基本达到了省定标准。7个环境整治示范乡镇、210个示范村和重点整治村中有100余个村基本达到了美丽乡村建设标准。濮渠路、209省道等“六纵六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两侧村庄墙体及主街道墙面抹白美化,村内开展硬化、净化、绿化、亮化建设,农村发展形象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