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河南濮阳:运用主题教育 赋能乡村振兴

作者:朱佩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河南频道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22 18:11:56   

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河南省濮阳市坚持两手抓、两促进,把“实”的要求贯穿全过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化“五星”支部创建,带强支部、带优支书、带好党员,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以学为先 建强支部

11月6日,范县基层党支部书记主题教育培训班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开班,130名党支部书记参加培训。学院聚焦基层党支部书记如何抓主题教育,采用“理论辅导+情景模拟+主题研讨+实践探索”教学方式,邀请专家学者讲理论、先进模范讲经验,让参训学员成为抓好主题教育的“明白人”。

实现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根本和保障。在主题教育中,濮阳市坚持以学为先,结合基层党员实际情况,分类搭建载体平台、量身设计学习内容,持续强化主题教育理论学习,以学习增动力提共识。

南乐县推出“码上学”平台,实现各类党员随时随地学;组织12批次450余人次驻村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到全国典型村、省内先进村参观学习,育强“头雁”队伍。范县对“一星”“二星”及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书记定制“加餐”内容,提升履职本领;组建570余支送学队伍,上门宣讲1200余场次。台前县为511名流动党员寄送包含党的二十大报告、《致广大流动党员的一封信》等内容的“红色礼包”,实现党员“离乡不离家、流动不误学”。

此外,对驻村第一书记,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开展学习;对进城务工的青壮党员开设“夜间课堂”,并依托微信群、“学习强国”等载体平台推送短视频、长图片等,实现“碎片化”学习;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党员,组建送学服务队开展“线下送学”和结对帮扶,实现主题教育全覆盖。

学做结合 落实见效

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突出一个“实”字。濮阳市坚持“敞开大门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情,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办好办实群众的身边事,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软弱涣散党组织,整合统筹县乡村和派驻单位力量,坚持诊断病症看透表、里、根三个层次,制订措施兼顾短、长、效三个时限,切实把问题整顿到位,实现转化创星,展现主题教育成果成效。清丰县选派11名党员干部担任县委派驻党支部书记,与农村党支部书记结成“一对一”帮带对子。华龙区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开展走访排查,今年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解决民生难题30余个。

基层党支部围绕本乡本村难点堵点问题,广泛听取老党员、致富能手、外出务工创业人员等不同群体意见建议,梳理形成务实举措。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与党支部一起化解急难愁盼问题和不稳定因素。经开区推行村民积分管理,以户为单位,采取“基础分+加项分——减项分”积分方式,年底根据积分认购生活用品,村民积极参与村内自治。

广大党员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主动认领岗位,办实事解难题,充分彰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问题起底清零。截至目前,范县已设立党员先锋岗1880余个、党员责任区3000余个,带动群众积极参与村内活动,破解乱堆乱放、私搭乱建等疑难杂症40余个,化解矛盾纠纷60余个。

敞开大门搞教育,切实提高了群众的知晓度参与度,真正实现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把广大群众凝聚起来。

以学促干 助力发展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濮阳市把推动乡村振兴作为农村主题教育的落脚点,牢牢抓住“三变”改革机遇,通过村集体自筹、帮扶单位支持、集体经济扶持等多种形式,盘活现有村集体资源,探索农旅经济、电商经济等多元经济发展方式,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

濮阳市委组织部扛稳牵头抓总责任,强化驻村工作队管理轮换,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组织开展驻村第一书记“兴业富民”攻坚行动,因地制宜、借势发展,聚力打造一批“党建+产业”特色品牌,激活乡村产业和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组织驻村第一书记交叉观摩、相互借鉴,帮助所驻支部“一村一品”制订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围绕支柱产业实行村村联建、村企共建,实现乡村产业和农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切实带动农民致富增收。

濮阳县采取“党支部+联合社+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行农业规模化经营,通过小田并大田,建立“土地驿站”,流转费由亩均500元提高到800元,有效增加了村民收入。

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驻村工作队帮助该村制订红色产业发展规划,开展“红色童年部落”特色活动,开发“清丰八珍”系列伴手礼,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300万元。(记者 朱佩娴 通讯员 段利梅)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