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外媒看濮阳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石屏县大平地村:向美而行背后的故事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9-18 11:31:30   

成功脱贫摘帽后,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有序衔接乡村振兴?石屏县大桥乡大平地村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成功打响乡村振兴“当头炮”。

一起走进大平地,去感受下该村蝶变背后的故事。

石屏县大桥乡大平地村(李宁 摄).jpg

故事一:群众自主做规划

过去,村庄规划的常规做法都是花大价钱请规划公司设计,看似高大上,其实往往无法落地。大平地村吸取教训,决定由党支部牵头、带动村民自己规划村庄,坚持祖辈流传下来的青瓦白墙风格,确保村内建筑风貌相对统一,整体风格协调。

如何让规划实用、管用、接地气,村民一开始也犯了难。村庄规划得看清村里的山形地貌,水系走向,部分党员干部建议,是否可用无人机试试。结果,一试还真解决了现实难题。石屏县大桥乡党委书记苏鹏说,采用无人机航拍全村鸟瞰图后,征求群众意见,把需要建设的道路、公厕、污水治理系统、小广场、停车场、复耕复绿等内容标注图上。村里选出村民代表积极提出各自想法,搜集好村民意见进行梳理,留下核心内容。村里听取大家意见后再进行沟通引导,让村民的意见在碰撞中得到尊重和理解,最后在求同存异中达成一致。规划方案审批确定后,随即组织人员在村内广泛宣传动员,依法依规按图作业、挂图作战。

故事二:蔬菜林果来绿化

本着“田园风光是农村最美的风景,蔬菜林果是农村最好的绿化”理念,该村因地制宜,把蔬菜林果作为村庄主要绿化方式,让村庄在绿化中不断美丽起来。村子入口处,村里在拆出空间内巧置景观,建起独具特色的小花园。园内加湿松正茁壮成长,紫色喇叭花开得鲜艳,成为村民和游客驻足打卡之地。而之前,这里却是一片凌乱的景象,猪圈、旱厕、烤烟房遍布于此。党员李双有和村民代表李伟牵头带领大家自己动手拆除,结合周边景观遂建成现在的模样。

在拆临拆违拆出的空地上,村里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品种,规划建设了石榴树、杨梅树、柿子树3种果树组成的小果园,兼具绿化、美化功能。同时,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拆出的小空间,种上瓜果蔬菜,美化了家园,重塑了村容村貌。村民小组组长施保官家的庭院原来是一个牛圈,臭气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周边村民深受其苦。2019年,他带头拆除了自家的牛圈,自己动手建设美化庭院,把院子建成了小菜园,种上小瓜、苦菜、茄子等。

图为大桥乡大平地村施工人员正在铺筑通往大平地村的水泥路。(胡彦辉  摄)IMG_1366.JPG

故事三:就地取材显文化

在村庄建设和后续管理中,村子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乡村文化融入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增加村民自强诚信感党恩意识。同时,积极把庭院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打造,鼓励村民就地取材,利用拆除不协调建筑留下的旧砖瓦、旧木头,建成小栅栏、小桌椅等,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享受到诗与远方的美好。

大桥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明是大平地村人,一直关注村子的发展,积极为村子的规划设计献计出力。他不仅自己带头在村里建设了一座做工考究的传统风格住房,还把很多设计理念传授给本村村民,让更多村民以一份匠心设计建设各家建筑,为全村留下了宝贵的乡愁记忆。

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愿,大平地村在村口建设小广场(也承担农产品交易等功能),为村民节庆活动和农产品交易提供了便利。该村在拆出空间因势利导修整起的景观水池,已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故事四:系统治理整洁化

影响村庄日常整洁美观的主要因素是垃圾和污水,该村切实把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放在重要位置,统筹整合资源力量完善垃圾污水治理体系,着力解决村内垃圾清运和污水排放问题。

村里安排4名村干部负责统筹监督,安排7名公益性岗位保洁员,收集整理村内垃圾,有序衔接“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县乡垃圾治理体系,统筹清运村内垃圾,美化环境卫生。村子一步到位规划建设了村内污水处理管网和水冲式户厕改造,做到村内所有污水全部流入管网,最后经村内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后再次灌溉农田,让村民逐步养成自觉收集废水、净化污水的生产生活习惯。

立足长远发展考虑,村里规划建设了两座公共厕所,提升了村庄形象,完善了村子生产生活各项功能,让村子焕然一新,变得宜居、宜业、宜游。同时,该村把疫情防控与爱国卫生运动有效结合起来,提升村民卫生意识,逐步劝导村民人畜分离、圈养家禽,并在村子旁边建设养殖区,做到家禽不乱跑、牲畜不进村。

“如今的大平地村,垃圾不见了,污水净化了,上厕所像城里人一样可以水冲了。大家不仅腰包鼓起来,生活环境也越来越美丽,比以前更幸福了。”村民李祝军如是介绍村庄的变化,言语中充满自豪。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