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作为全省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功能运行试点城市,我市全力推进社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2024年9月10日,在全省率先实现社保经办服务乡村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市社会保险基层服务平台共受理社保业务132518笔,业务办理数量位居全省第三,每万名居民养老参保人员业务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我市人社部门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制订实施方案,明确“县(区)局主导、社保中心协同”等总体思路,确定范县、台前县为试点县,于2024年8月底成功试运行。同时,认真总结试运行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按照“五统一”原则在全市推广。截至2024年9月10日,全市98个乡镇(街道)、3133个行政村(社区)实现办公场所、设施、人员、网络、权限、宣传、培训、制度“八到位”,充分借助市纪委监委力量保障建设高效推进。
为确保乡村“接得住”业务,严格标准加强培训。构建“市带县(区)、县(区)带乡(镇)、乡(镇)带村(社区)”机制,提升培训质效。一方面,抽调市社保中心骨干组成讲师团,将530项“全省通办”高频事项及18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制作成课件供县(区)基层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学习;另一方面,深入县(区)举办培训班,对基层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进行社会保险政策、业务流程的系统培训,受训人员550余人次。此外,各县(区)还通过开展轮训等方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实现工作人员、社保业务全覆盖。
在宣传方面,打造“三统一”模式,让群众“信得过”。县(区)人社部门深入人员聚集地,就社保经办服务答疑解惑、精准宣传;通过各类媒体充分展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成果及惠民政策,扩大社保政策知晓度,深化宣传效果;在基层网点悬挂或粘贴社保便民服务指引,鼓励工作人员上门引导群众办事。
建立管理机制,确保社保经办工作“管得好”。联合纪检监察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现场督导等方式,开展明察暗访,强化指导监管,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地落细;与各县(区)人社部门协同,以“有解思维”破解难题;在全省率先制订基层服务平台运行办法,建立应用效果评价机制,对网点和工作人员服务效能进行评价,确保社保经办服务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群众享受到更规范化、精细化、便捷化的社保服务。记者 白国华 通讯员 段康瑞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