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守护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
我市目前共有8处国保单位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8-08 08:29:09   

本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记者从市文物保护单位获悉,目前我市共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戚城遗址、唐兀公碑、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濮阳卫国故城、西水坡遗址、史官遗址、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回銮碑。

戚城遗址位于濮阳市区,为春秋时期卫国北部的重要城邑,又名“孔悝城”,春秋时期各国诸侯曾在这里进行了7次会盟;唐兀公碑位于濮阳县杨什八郎村南,碑文记述墓主自唐兀台至唐兀闾马、达海、崇喜等历代情况,是蒙汉两族融合的实证,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抗日战争后期这里驻扎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鲁豫分局、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等首脑机关,中央首长的最高指示在这里得到贯彻落实,冀鲁豫军区的具体作战计划在这里研究,邓小平、黄敬、宋任穷、杨得志、王宏坤、杨勇、苏振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濮阳卫国故城位于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南,是周代时期的古城,是一处面积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西水坡遗址位于濮阳县城西南隅西水坡,1987年在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其中45号墓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经科学鉴定距今已有6400余年,龙形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史官遗址也称“仓颉陵遗址”,据称仓颉曾在此造字,因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故称“史官遗址”;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旧址位于范县白衣阁乡白衣阁村,文物构成包含刘邓首长、后勤保障司令部及附属单位住地;回銮碑位于濮阳县城关镇御井街,又称“契丹出境碑”,是历史上宋辽“澶渊之盟”的实物见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务院所属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记者 袁冰洁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