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濮阳市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目前,《条例(草案)》正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这意味着我市首部基层治理领域的地方性法规距离出台更近了一步。
高站位精准选题。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强基层治理现代化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新修改的立法法赋予设区的市基层治理立法权限,聚焦我市实际工作中存在的网格划分有待规范、网格员队伍建设、一网统筹推进力度和保障措施有待加强等问题,经市委研究同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市将《条例》列为2024年度立法审议项目。
高质量扎实推进。在《条例(草案)》起草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实地调研县、乡、村三级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详细了解我市城市社区基层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提炼我市“党建+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将立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开到基层一线,与乡镇、街道、社区干部和网格员面对面交流;多次向相关单位发函征求意见,在最大限度内凝聚社会共识。在《条例(草案)》第一次审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代表和公民代表参加,分三组下沉至基层一线、村(居)网格,就地分组审议,共收集意见建议91条,归类采纳、部分采纳13条。
高品质突出特色。《条例(草案)》就各类网格统一整合作出规定,明确网格划分原则和主体,要求建立全市统一、共享共用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信息平台,保障“一张网”横到边、纵到底,形成多方联动“一条心”、下活多元共治“一盘棋”的局面,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落实基层减负要求,建立网格事项清单制和准入制,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不得纳入事项清单,要求网格相关部门应给予必要的人、财、物保障。就网格事项处置流程作出规定,打造问题上报、流转、处置、反馈的工作闭环,要求建立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复杂疑难事项,保障“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落地落实。记者 王庆红 通讯员 申敬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