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次消防排查,进一步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引导居民做到电动车不上楼、不抛线充电,营造了更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5月29日晚,家住东方花园一期的王女士表示。当晚,按照全国、全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统一部署,我市集中开展第二次电动自行车夜查行动,旨在纵深推进全市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当晚8时,市、县(区)消防、公安、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以及乡镇(街道)“一队一中心”、综合执法队、网格力量组成联合检查组,走进高层民用建筑、自建房、沿街门店、“九小场所”、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重点对电动自行车“五个方面”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五个方面”主要包括:在民用建筑公共门厅、疏散通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违规停放充电;未落实防火分隔、未配备消防设施器材等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的建筑架空层,仍作为停放充电场所使用;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违规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违规“进楼入户”行为;在自建房、“三合一”场所、沿街门店、夜间经营使用场所等违规停放充电;擅自改装原厂电气配件、拆改限速、外设蓄电池托架、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大容量蓄电池等违法违规行为。
行动期间,各检查组坚持执法和劝导相结合,耐心劝导群众主动搬离违规停放在楼内的电动自行车。对拒不履行电动自行车管理责任的有关企业单位,对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等行为屡劝不改的有关个人,消防、公安派出所和基层综合执法队依法予以处罚;对非法改装问题,由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依法进行查处。记者 张西恒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