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6日举办的2022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濮阳)峰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干勇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作题为《抓住氢能革命机遇,支撑中西部大开发高质量发展》的报告。
干勇从国内外氢能发展现状及趋势、建设大规模绿氢制备基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中西部承载氢能发展的历史使命、氢能产业将支撑中西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氢是二次能源,作为能源载体具有显著优势。”干勇从零碳、高效、可储能等方面阐述了氢能的优点。并保守估计,到2050年氢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占比约10%,2060年占比将达15%,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氢能将纳入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与电力协同互补共同成为我国终端能源体系的消费主体,带动形成十万亿级的新兴产业。目前,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央企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并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干勇说,清洁氢能已成为全球所有碳中和路线的关键支柱之一。碳中和倒逼约束下,新能源将迎来跨越式发展。零碳情景下,2060年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均超50%,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氢储能具备大规模、长周期等优势,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电力时间、空间转移,有效提升能源供给质量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将成为拓展电能利用、应对可再生能源随机波动的最佳方式之一。
干勇认为,中西城市群承载氢能发展的历史使命。为满足“双碳”要求,氢冶炼采用绿氢,从成本与资源情况分析可见,采用风力、光伏电制氢是切实可行的方案。干勇对比了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体储氢几种不同储氢方式,认为固态储氢从体积储氢密度、安全性等因素考虑是具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储存方式之一,有望成为储氢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固态储氢为氢源的“电电混动”(一是燃料电池提供的电;一是储能电池提供的电)氢能源汽车将成为新技术发展方向之一。记者 王庆红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