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是依托李连成这一当代村支书先进典型创办的,填补了国内村支书培训基地的空白。学院以“弘扬吃亏奉献精神、增强党性修养、提升素质能力”为办学宗旨,坚持针对性、实践性、互动性的办学理念,聚焦以村支书为主体的农村基层干部,大胆创新实践,积极探索,闯出了一条与其他干部学院差异化发展的干部教育培训新途径。
4年多来,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了近6万名学员,其中有农村党支部书记5万余名,涉及国内30个省490多个县和“一带一路”沿线33个国家。培训效果得到了领导关注、业内认可、学员欢迎。在办学实践过程中,聚焦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群体,不断创新强化科研创新,打造了彰显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特色的“四大品牌。
一、吃亏奉献精神特色党性教育品牌
聚焦吃亏奉献精神内涵,持续挖掘吃亏奉献精神,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研发系列“学习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专题课、吃亏讲堂等,特色课程《与连成面对面》更是搬上中组部课堂,掀起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吃亏奉献精神热潮。同时,围绕吃亏奉献精神和农民“八个梦想”,优化负责分工,推进西辛庄核心现场教学点打造,充实现场授课和讲解员队伍。持续开展“连成在身边、奉献在学院”系列活动,培养锤炼吃亏奉献的学院干部队伍,同时策划“吃亏奉献杯”抗疫最美村支书评选等活动,推动全市李连成式的好干部群体涌现。积极同相关科研院校开展理论研究,持续增强学院区域辐射覆盖面和带动性,形成以吃亏奉献精神为主的特色党性教育品牌。
二、连成式好支书能力锻造品牌
聚焦村支书能力培养,抓准农村基层干部特点,精准做好前期对接、课程设置、教师选配以及跟踪服务。持续打破教与学的传统藩篱,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把参训学员听得懂、学得会,回去之后用得上,作为衡量培训效果的唯一标准,打造了“U”型岛教学、研讨教学、案例教学、激情教学等10种适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口味”的教学方式。结合村支书群体特点,致力于研发适合村支书学习的特色教材,广泛征求组织部门和全国不同省份村支书意见和建议,出版发行了《好支书是如何“炼”成的》《学习李连成吃亏奉献精神》《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乡村振兴的濮阳探索》《农村党支部书记简明教程》6本教材,形成“6本主体教材+10本辅助教材”的特色村支书培训教材体系,填补了全国没有村支书培训教材的空白。其中的《好支书是如何“炼”成的》荣获第五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展示交流活动“创新教材”奖,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做好村支书培训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形成以培养连成式好支书为主的能力锻造品牌。
三、优秀村支书成长培养规律科研品牌
聚焦学术研发,立足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4年多来培训5万余名村支书资源,通过不同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汇集了全国30个省不同区域、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最原始、最详实的第一手基层党建和“三农”资料,开展优秀村支书成长培养规律研究及研讨,为党委政府制定涉农政策提供重要借鉴与参考。在此基础上,还与农业农村部干部管理学院达成多项科研合作项目,深入开展对“三农”问题、村支书成长和培养规律的研究,围绕村支书队伍建设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课题6项,为专业化、特色化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提供重要支撑,形成以精通优秀村支书成长培养规律为主的科研品牌。
四、教育培训村支书队伍管理品牌
聚焦高效务实管用培训,在办学实践中,充分结合基层党员干部特点,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在入学教育、行为训练、课程纪律等方面上把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贯彻教育培训全始终,实行严格管理,端正了学风,确保了培训优质高效。同时,围绕学院年度重点工作目标,按照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原则,对照精心服务、全力保障的要求,制定系列规章制度,实现后勤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除此之外,学院在用好用活现有人员队伍的基础上,打破人员界限、资历界限、年龄界限,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通过层层选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6名工作人员、选调了4名市青年干部,充实了学院人才队伍,持续锻造出一批会培训村支书、管理村支书、跟村支书沟通的青年队伍,形成了以服务学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的管理品牌。
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地落实落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统揽,对标中组部、省委组织部要求,紧紧围绕市委部署,以纳入“全国党性教育基地”名录为驱动,以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培训基地”为抓手,紧贴中心定位,咬定目标,不断擦亮“四大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到行业领先、业内权威、全国知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学院打造成全国60万村支书的“小清华”,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事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学院贡献。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