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台前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1234”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措施,围绕打好“四场硬仗”、开展“六项行动”、实施“四大工程”,聚焦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三退出”,汇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抓住关键环节、下足绣花功夫,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2014年以来,全县14484户50618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90个村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年底的17.5%下降到2018年年底的3.57%。今年计划实现1万人脱贫、36个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贫困发生率降至1%左右,所有贫困村退出贫困序列,如期实现脱贫摘帽。
濮阳恒润筑邦石化有限公司配套仓储项目。
发展产业促就业
台前县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让贫困群众通过自主创业、打工就业、股金分红等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可持续脱贫。坚持“长中短”“点线面”相结合,按照“三线连四区”(“三线”,即S101、滩区大道设施农业种植带、临黄堤背河生态畜禽养殖带;“四区”,即侯庙镇—后方乡农光互补产业示范区、清水河乡—马楼镇滩区高效农业示范区、打渔陈镇—夹河乡—吴坝镇循环农业示范区、城关镇—孙口镇农业产业服务示范区)布局农业产业,着力发展了鸡鸭鹅、牛羊驴、小龙虾等特色养殖和食用菌、果蔬种植等一批农业产业化扶贫基地。将就业扶贫作为促进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渠道,在巩固扩大劳务输出和扶贫车间吸纳就业(纳入省平台管理的79个扶贫车间共吸纳2718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826人,占比30.39%)的基础上,今年开发公益性岗位6242个,实现有就业意愿的弱劳动力群体公益性岗位全覆盖。
新希望六和集团台前县肉鸭养殖项目。
完善基础设施
台前县在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基本达标的基础上,注重巩固提升,实施了省级“四好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百县通村入组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巩固和电力提升工程,持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以“三改、三治、三化”(改水、改厕、改气,治污、治乱、治差,亮化、绿化、文化)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得到显著提升。
孙口镇李明天村棚户区改造项目。
落实政策
强化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健全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基本实现“应助尽助”,消除因贫辍学现象;贫困人口门诊重症慢性病病种增加到18种、门诊重特大疾病病种增加到35种,贫困人口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在90%以上;排查鉴定“四类重点对象”危房291户,目前已全部改造完毕,实现了危房改造动态清零目标。
全市重大项目第一观摩组观摩北方集团德容新材料项目。
补短板扶弱项
组织开展“大排查、大整改、大提升”“十查十看十确保”活动,逐乡、逐村、逐户、逐行业开展分析研判,着力防返贫、防下滑、防风险,确保实现高质量脱贫。抓牢问题整改工作。紧盯上级各类巡查检查反馈的问题和自查发现的问题,全面对标整改、举一反三,确保已发现的问题不重复发生,外地出现的问题不在台前县出现。抓实扶贫信访问题。针对贫困群众信访问题,加大信访问题办理力度,将信访问题解决在本级,消灭在萌芽状态,今年市交办的第一季度、第二季度14件扶贫领域信访案件已全部办结。抓好防返贫排查工作。全面落实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对照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标准,开展防返贫排查,坚持“四查”(查贫困村、贫困户退出是否可持续,查扶贫干部、驻村干部思想认识是否到位,查行业部门政策支持是否延续,查返贫监测机制是否运转正常),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经得起时间检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台前县将紧盯今年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按照市委工作部署,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务实苦干,奋力赶超,努力在克难攻坚中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在应对挑战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坚决摘掉贫困的帽子,以脱贫摘帽的实际成效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努力推动台前县高质量发展,为中原更加出彩增色添彩。 (记者 侯科建 黄立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