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
——访市人大代表吴海英
“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加大实施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设施农业园区等的力度,让我看到了乡村加快发展的希望,同时也坚定了我干好工作的信心!”9月28日,市人大代表、范县高码头镇陈堂村党支部书记吴海英表示。
吴海英今年45岁,原来在范县县城开办幼儿园、驾校等,事业干得风生水起。2014年,县、镇干部和村民代表动员她回村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吴海英犹豫再三,后来在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的鼓励和指导下,将县城的事业全部委托家人和亲戚管理,自己一心扑到村里的事业上。利用一年时间,吴海英给村里修了路、种了树、打了井、改造了电网,因此获得村民的信任和镇领导的称赞。
看到部分村民还很贫穷,吴海英决定在村里发展设施农业。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吴海英自2017年开始带领村民种植甜瓜。一年下来,村里107亩甜瓜每亩净盈利5000余元,让村民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今年9月24日,范县两会结束后,吴海英连夜返回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扩大甜瓜种植面积事宜。会上,大家一致同意,明年将甜瓜种植面积增至300亩。
除了发展经济,吴海英还在村里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村级文明户评选等活动,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风民情更为和谐。三年来,陈堂村先后被评为县级文明村、镇级经济先进村。今年5月,在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吴海英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记者 段利梅)
发展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访市人大代表常更立
“没有集体怎么发展,总不能全部依靠政府支持吧?即便是政府支持,也只能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诸多问题。”9月28日,市人大代表、南乐县城关镇西街关村党支部书记常更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实让人兴奋。但从全国来看,包括过去和现在,富裕的村庄都有自己的集体经济。每家只忙自家的事儿,各自为政,无法拧成一股绳,怎么能富裕呢?”常更立说道,没有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保障,就没有资格谈乡村振兴。
常更立认为应该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他说:“村集体没有经济实力,就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心中想办的实事、好事,很难得到有效实施。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是村级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关于如何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常更立建议,要先选好村级班子,尤其要选准村里的一把手,让村里的能人去尽心尽力谋划经济项目。他表示,较之农民而言,企业家在项目建设和集体经济发展上有着更宽阔的视野和更完善的思路,若能吸引一批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家加入,将会促进村企共建格局的形成。他说:“以工业反哺农业,村庄就更容易有项目、有产业,进而形成自己的集体经济,强化‘造血功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物质保障。”(记者 王振巍)
整合文化资源 打造“濮阳文化”
——访市政协常委王殿卿
“濮阳拥有丰厚的文化资源,如龙文化、姓氏文化、杂技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清丰单拐、范县颜村铺、台前孙口等红色革命文化,油田精神、‘三李’精神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但是,我市并没有充分挖掘、归纳、整合,没有将这些文化资源有效利用。”市政协常委、龙乡书院院长王殿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王殿卿认为,从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来说,经济建设是根本,文化建设是灵魂。城市或地区的魅力风采、格局品质及市民的精神风貌,取决于文化建设程度的高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龙文化、杂技文化为主导,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孝文化、忍文化、姓氏文化等传统文化没有被充分挖掘、发展,而诗经、造字、君子等甚至没有上升到文化层面。因此,我市文化产业显得过于单一,散而不凝、缺少文化合力,难以彰显文化特色。
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从深度和广度上利用好我市文化资源优势,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王殿卿建议:一要将我市现有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开发,进行梳理、盘点、归纳、整合,统一归口于市级管理,萃取思想精华,统称“濮阳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简称“濮阳文化”;二要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引进海内外文化方面的名师大家,重用民间文化人才,建立“濮阳文化”人才库,从而建设“濮阳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体系;三要以“让濮阳文化走向世界”为主题,每年定期举办“濮阳文化”国际高峰论坛,打响濮阳的文化品牌。(记者 李世秀)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访市政协委员翟俊尤
“2017年,全市开工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2个,完成投资118.5亿元;全市城镇化率43.7%,增幅居全省第1。今年,计划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264个,已开工176个,完成投资146.7亿元。”市政协委员翟俊尤介绍,2014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担当作为、务实重干,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出成绩和新的发展。
项目建设方面。郑济高铁濮阳段、国道G240范县黄河大桥、S304白堽黄河大桥、文23战略储气库等项目相继开工,鄂安沧输气管线濮阳支线正加快建设,豫能2×66万千瓦机组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或建成投运。
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我市整合全市优质资产、资金、资本、资源,组建市投资集团,并不断促其发展壮大。2016年成立以来,该集团共实现融资165亿元,有力支持了棚户区改造、国储林等一批重大项目。
今后,我市面临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加快推进市城区与濮阳县、清丰县、工业园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南乐县、范县、台前县提质发展,加快新规划的60平方公里新型化工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等。就如何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翟俊尤表示:“要科学谋划一批重大项目,进一步拓宽筹措资金渠道,同时建立市、县区筹资分担机制,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记者 李世秀)
坚守金融本源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访市政协委员王永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质金融服务的全力支持。今年前8个月,中原银行濮阳分行累计发放贷款45亿元,储备项目授信金额超过20亿元,同时推出了‘资金池’‘票据池’‘循环贷’‘续贷宝’等30余种新业务,及时高效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9月26日,市政协委员王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永表示,近年来,中原银行濮阳分行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第一要务,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丰富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王永表示,中原银行濮阳分行借助科技进步、管理创新,正扎实推进“上网下乡”战略。截至今年8月底,该行已在全市186个村落开设惠农服务点,惠及56个乡镇27.6万人口。该行还积极推动产品线上化工作,上线“永续贷”“积存金”“中原吃货地图”等服务。“‘永续贷’作为全流程房产抵押网络贷款产品,满足了客户线上申请、自动化审批、实时放款的一站式融资需求。‘中原吃货地图’,更是为银行一站式服务按下‘快进键’,告别了银行仅提供金融服务的状态。”王永说。
王永表示,作为一名来自金融领域的市政协委员,他将积极借助政协这个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平台,加强与各行各业政协委员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工作业务能力和参政议政能力,带领中原银行濮阳分行为濮阳更加出彩做出更大贡献。(记者 李振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