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访(一)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9-29 06:42:23   

做大做强企业 为濮阳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

——访市人大代表苏志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客观全面,研判形势透彻到位,部署工作重点突出,体现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自觉和担当,展示了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力度和成效,是一个提振精神、催人奋进的工作报告。”9月28日,市人大代表、濮阳市三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苏志伟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再创濮阳区域发展新优势及要以“三大”“三专”为重点,做强做优工业经济等举措,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致力于促进转型升级,整合优化资源,加快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更加有利于企业家在濮阳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生活。

“作为来自企业的人大代表,看了这些高含金量、实打实的举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心里更踏实了,劲头更足了,对企业未来的发展也更有信心了。”苏志伟坚定地表示。

苏志伟说,濮阳市三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自2007年成立至今,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濮阳市三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一定会牢记责任和使命,始终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致力发展,稳健经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坚守安全底线,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为濮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增色添彩。(记者 王金勇)

乡村振兴  人才先行

——访市人大代表陈宝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客观公正,提出目标切实可行,是一个全面、细致、接地气的好报告。特别是报告中提到要‘着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促进城乡均衡发展’,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我听后深受鼓舞、倍感振奋。”9月28日,市人大代表、濮阳县文留镇党委书记陈宝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陈宝丰认为,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但是,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城镇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农村人才流失问题也日趋严重,人才缺失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大“短板”。“没有人才,农村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乡村振兴就是空话。”为此,他建议,各级政府应制订相应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返乡创业,吸引有志于乡村发展并且懂生产、技术、市场的专门人才到农村去,为农村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比“引进来”更重要的是“留得住”。陈宝丰表示,要使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除了靠用人政策激励外,更需要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因此,他还建议,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农村环境更加优美、交通更加便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让引进来的人才在农村住得舒心、干得顺心、玩得开心。“只有把这些人才留在农村,农村才更有希望。”陈宝丰说。

作为濮阳市的工业强镇和经济大镇,文留镇努力争当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排头兵。该镇在赵庄村规划了田园综合体项目,项目刚刚启动,计划3年时间建成。建成后,该项目将是一个集娱乐、休闲、餐饮、居住、观光、健身于一体的综合体。另外,该镇还在前车庄村流转土地1200亩,建立了综合扶贫产业园项目。“我们将以赵庄村、前车庄村作为试点,先行先试,从而带动全镇62个行政村发展。我们有信心在全县乃至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当好典型示范、带个好头。”陈宝丰信心十足地说。(记者 樊欣欣)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

——访市政协委员马世国

“今年年初以来,市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推进‘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前沿阵地,不断优化政务服务,持续提升行政效能,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9月26日,市政协委员马世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市行政服务中心具体做了哪些工作?马世国从四个方面做了介绍。

一是强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市、县、乡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智慧型政务服务大厅、掌上审批APP和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基本建成,网上办件量位居全省前列。

二是切实加强实体大厅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审批服务“三集中、三到位”,推动实体大厅“多门”变“一门”。调整优化阳光大厦窗口布局,形成“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证”的审批服务格局。设置自助服务区,优化群众、企业办事体验。

三是着力推动“六大”领域改革。社会保障领域率先开展“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投资项目审批事项由96项精简为48项,精简比例50%;不动产登记改革探索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行全程电子化;公安便民领域在全省率先推行邮政网点代办车驾管业务;办税事项领域紧跟全省改革步伐,改革进度遥遥领先。

四是全面开展市、县、乡、村四级审批便民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行以自助端、移动端为特征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着力构建“实体大厅+网上大厅”“现场办事+异地通办”的政务服务运行新机制。

马世国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完成“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任务,不折不扣实现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记者 王志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访市政协委员刘建和

“土地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制度改革关系重大,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近年来,我市相继被确定为全省、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推进试点市,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村土地流转平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绩斐然。然而,我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仍存在利用粗放、退出不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下一步,我市应继续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9月28日,市政协委员刘建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就具体改革路径,他建议:我市应严格落实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政策,让农民消除后顾之忧,放心经营,为新时代城乡关系调整、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制度基础;积极推广华龙区、范县试点经验,重点抓好清产核资、身份确认、股份量化工作,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力构建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权能,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形式,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好地用活土地经营权;强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保障,合理界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范围、确定流转形式、明确收益分配等相关内容,同时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并以此作为将来缩小城乡差距的最重要的手段;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完善土地征收制度,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切实将土地增值收益更多用于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

谈及下一步工作,他表示:“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牢记使命、履职尽责,认真搞好社会调查、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参政议政,为濮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李振涛)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