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濮水河水质变差,河水呈黄绿色,气味刺鼻,附近居民散步都戴口罩。针对这一问题,我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如何应对,相关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3月27日,本报记者对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福堂进行了专访。
“3月24日,市委书记何雄和市长宋殿宇听取了关于濮水河水质问题的专题汇报,责成环保、水利、城市管理等相关部门迅速拿出处理措施,确保近期濮水河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要求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制定一个长效机制,确保年底前濮水河水质全面达标。”谈及市委市政府是如何应对这一情况时,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孟福堂如是说。
2016年以来,由于引黄入冀补淀工程建设施工,上游第三濮清干渠断流,无法向濮水河引排水,致使濮水河水质逐渐变差。若向下游排放又会使马颊河受到污染,形成新的污染事件,导致变质的河水只能存积在濮水河内,形成死库容。同时,由于沉积河底的淤泥不断增多,造成胜利路上下游近500米范围严重淤积,过流困难。“若不及时治理,将会严重影响河道防汛安全。”对此,孟福堂表示,下一步,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办公室将紧紧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开展“换水”行动。我市将利用20天左右的时间,集中将濮水河的水通过城市污水管网抽调到市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马颊河。二是开展清淤工作。河水抽干后由水利部门负责进行清淤论证工作,适时进行河道清淤。除了清淤、换水之外,计划通过水生植物试点种植,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三是由市城市管理部门负责开展对各企事业单位污水直排雨水管道和雨污混排的排查工作,实施管网改造。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提高城市排污能力,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彻底分流。四是推进西部工业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加压提标。部分企业水处理设施提标达到地表五类水标准后,将引入濮水公园作为生态补水,经湿地净化后排入濮水河。“‘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坚信通过一系列措施后,濮水河岸绿水清的目标很快就将实现。”
“当前,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需要各级部门、企业及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援。市环保局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环境污染防治的主力军和综合协调作用,以过硬的措施坚决打赢这场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孟福堂说。(记者 侯科建)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