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6日,《中国扶贫》杂志社总编助理张峰、记者王健任等记者采访团一行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就学院如何服务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了专题采访。
4日上午八点半,濮阳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培训班、濮阳县直非公企业党建组织培训班在学院报告厅开班,记者采访团一行体验了学院的开班仪式和“学党章、温誓词、唱吃亏歌”特色党性教育课,并与包括海南琼中县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在内的学员们一起,聆听了全国党建专家、学院特聘教师王乃波的讲座。
学院组织召开了开发区、濮阳县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座谈会,记者采访团一行参加了座谈会。开发区马辛庄村党支部书记武建国发言时说道:“来学院培训,我真正感受到了学院针对性的办学理念,学院针对我们这个群体,精心设置精准扶贫课程,让我们很受启发,收获很大。特别是我在学院了解到西安袁家村发展‘关中印象’乡村旅游十分火爆的信息后,感觉到我们村十分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回去后,我多次组织村民去袁家村实地考察、对接洽谈,现在已经与袁家村达成了协议,将把袁家村的发展模式复制到我们村,目前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工作”。座谈会结束后,记者采访团一行还参观了学院的教学设施,听取了学院负责人就学院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详细介绍。
下午,记者采访团一行采访了学院特聘教师、濮阳市扶贫办主任李金明和学院特聘教师、河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郭献功。李金明在谈到学院服务精准扶贫工作时表示:学院一是抓住了重点。村支书是农村致富的带头人,脱贫攻坚必须武装好村支书队伍。学院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村支书群体,这个重点选的准。通过对村支书进行培训,有效地促进了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二是选准了模式。利用濮阳市的精准扶贫产业点、就业点,打造现场教学课程,给贫困村的村支书提供菜单式的培训,“学员点菜单,学院把菜做好端过去”。以前村支部书记是难培训、培训难,现在学院采取这种接地气的“土”方法对学员进行培训,效果立竿见影。三是建好了平台。学院通过培训,把党的扶贫工作相关政策给村支书们教会讲清,这是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同时,学院给村支书提供了一个平台,是村支书记的一个融汇点、交流点,支书们在这里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使扶贫攻坚的好做法得到了推广。外地的学员可以到濮阳来学经验,濮阳的学员在学院还能向外地学员学习他们的好做法。郭献功表示,学院多次邀请我为贫困村的村支书、驻村第一支书讲课,扶贫先扶志,我重点就是教他们的一些方法、技巧,让他们增强岗位自信和岗位责任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3月5日,学院组织海南琼中县的学员赴国家级贫困县台前县,先后到侯庙镇邢庄村的“菇香小镇”、许集村党群服务中心、城关镇赵楼村尚百利藤椅加工厂、打渔陈镇周庄村奥玺诺服饰厂等地进行现场教学,记者采访团一行进行了跟班采访。学员们在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台前县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把企业建在村口,吸呐贫困户就地就近就业,实现脱贫,是“留住了妈、拴住了娃”,正如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的总结:“濮阳的扶贫的做法是最得民心、最接地气、最可持续的”。 琼中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我们这些支书外出学习少,思路不够开阔,这次到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培训是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真经,增强了带领群众脱贫的决心和信心。
学院理事长、濮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刘汉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做好扶贫攻坚工作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组织系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农村党支部书记这个平台,集中一段时间,精准对接脱贫攻坚工作,精准培训脱贫攻坚骨干力量,为脱贫攻坚做出我们的贡献。
记者采访团一行在结束采访后深有感触的表示:这次来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采访,收获颇多,不虚此行。学院着力宣传脱贫攻坚政策,大力培训贫困村支书,精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在全国是做在了前头,落在了实处。我们一定要把学院的这些做法宣传报导好,向有关领导汇报后把学院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应用好。
学院副理事长、濮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高朝亮,学院院长王连胜,副院长刘道杰、陈治先后陪同采访。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