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2月28日,全市“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暨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我市确定了2017年将全面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从11个方面着手抓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镇。
加快城镇路网建设,实施城市畅通工程。高标准打造城市环路,疏解城市交通压力,年内开工建设阳新高速公路濮阳段(东环高速)、濮阳至卫辉高速(南环高速),与大广高速、濮范高速形成环城高速;推进南环路东延、北环路东延工程和209省道扩宽改造,与西部342省道形成城市外环路;打造市城区28个节点工程,形成城市内环路。加强市、县两级通行能力建设,中心城区今年要重点推进连接濮阳县城、清丰县城、濮东组团的三大路网项目,促进中心城区与三组团的互通互联能力。实施市城区重点道路新建改建工程,年内开工建设道路126.8千米。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今年,中心城区要新增电动公交车186辆,新开辟线路2条。规划论证并适时启动城区部分路段云轨建设,大力发展立体交通,拓展城市交通空间。市、县两级中心城市要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有条件的路段要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市城区要启动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二期项目,新增自行车站点150个,投放自行车3000辆,使总量达5000辆。
加快水气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各县要加快公共水厂及管网改造建设,公共供水普及率2020年要在90%以上,切实保障居民饮水安全。要加快“气化濮阳”建设,大幅提高公共燃气普及率,确保2020年燃气普及率在90%以上。要提高集中供暖覆盖率,市城区2×60万千瓦机组供热主管网要于4月份开工建设,保障今冬中心城区供暖,确保供暖覆盖率在80%以上、普及率在70%以上。2020年,各县集中供热普及率要在50%以上。
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治理黑臭水体。市城区实施第一污水处理厂6万吨扩建工程,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5万吨工程、第三污水处理厂扩容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进度,新建改建38条道路162千米污雨水管网,年内建成污泥临时处置场,提高城市污水污泥收集处理能力。各县要新建扩建县城、产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完善污水配套管网,全面推进黑臭水体整治。按照要求,各县要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城区内黑臭水体的截污纳管工作。
实施海绵城市和生态水系建设,促进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按照生态水系专项规划,2017年我市要实施前范庄调蓄工程、顺河湿地项目提升工程等24个水系项目,完成投资20亿元,实施好城区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实现一城活水。按照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市中心城区要大力推进55个海绵城市项目,试点区域建设覆盖面积要在50%以上。2020年,各县县城10%以上建成区面积要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
推进环卫设施建设,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市城区要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推广南乐县“城乡环卫一体化”、清丰县“一把扫帚扫到底”等模式,逐步建立起涵盖城区、集镇、村庄的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模式。2020年,我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在95%以上。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改善群众居住条件。2017年,我市纳入省棚改计划项目54个,共43384套,在全省排第2位。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居者有其屋。深化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购房与租房并举、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要增加改善性住房供给,加快苏北小区、南苑小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加快棚改安置房源建设,引进更多知名房地产企业,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充分发挥房产超市作用,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扩大住房消费。
加强园林绿化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市城区要把握春季绿化的时间节点,大幅度提升城区绿化水平。要推倒“遮羞墙”拆墙透绿,或大面积打造绿地。要增加街头绿地和小面积街心公园,逐步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要快速启动濮范高速106国道出入口至市城区绿城路两侧绿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市城区长庆路老马颊河牡丹公园等项目,新增改造绿化面积84公顷以上。到2020年,绿地率要在3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8.5平方米以上。
启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推动地下空间综合利用。根据省政府有关规划,2020年,我市综合管廊建设要完成40千米。市城区长庆路、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濮阳工业园区部分路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要在10月底前开工建设,同时要启动黄河路(马颊河至盘锦路)、建设路(大庆路至经一路)等综合管廊项目前期工作。各县也要加强综合管廊建设工作,2020年以前,每个县要建成综合管廊5千米以上。
加强特色小镇建设,探索小城镇发展新路径。特色小镇规划区域面积一般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建设面积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有条件的小镇要按照3A级以上景区建设。要在各县区上报的特色小镇的基础上,加强科学规划,使其布局合理、突出特色。(记者段利梅通讯员张国栋)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