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时政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创新思维 打造“大妇联”工作格局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7-02-06 18:47:07   

刚刚闭幕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市妇联要全面落实市委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撸起袖子加油干,创新思维,打造互联互通互助“大妇联”工作格局,凝聚巾帼力量,为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再创佳绩。

 一、互联。就是有机整合,拓宽覆盖,突出一个“联”字。目前,全市在建立健全县乡村(社区)三级妇联组织、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的基础上,在有女性社会组织和非公经济组织等领域建立了女工委,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妇女组织网络。妇联作为党联系广大妇女的桥梁和纽带,一是通过网上网下联系社会各界妇女。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网站等新媒体矩阵,通过网上网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建立与各族各界、各行各业妇女群众的广泛联系,把党的号召传达到广大妇女群众中去。在任何时侯、任何场合,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开展活动,都要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广大妇女的自觉追求和实际行动, 推进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二是通过扩大女性社会体系联系社会各界妇女。按照“哪里有妇女,哪里就有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女性社会组织,联系教育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听党话、跟党走,使之成为服务妇女群众、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党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三是让妇女群众成为妇联工作的主角。建立依靠妇女群众推进工作的运行方式,组织活动时请妇女群众一起设计,表彰先进时请妇女群众一起评议,开展“订单式”服务,使各项活动紧贴妇女需求。让妇女工作热在基层、活在基层、乐在基层。

二、互通。就是资源聚合,开放协同,突出一个“通”字。妇联组织建设的关键环节在于“通”字,互融互通才能彰显妇联组织建设的活力,通过开放式的工作手段,体现妇联工作通人和的通达特点。首先,通过实施“巧媳妇”工程,帮助农村留守妇女创业就业,实现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其次,通过发挥“联”字优势,为女企业家创业创新牵线搭桥。在强化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提升家政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维护雇主及家政从业人员双方利益,推动家政服务向公司化、职业化、标准化转变,真正把巾帼家政服务打造成为濮阳市在全省全国叫得响、有市场的劳务品牌。巩固完善“妇女小额信贷”金融支持平台,加强与精准扶贫专项贷、双联惠农贷、互助资金等金融产品的有效衔接,争取国家和地方更多支持额度和优惠条件,让更多的妇女享受政策红利;其三,通过实施“龙都妇康”项目,与全国妇联“贫困母亲救助”项目相对接、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帮扶项目相对接,争取救助资金用于救助贫困患癌妇女和贫困母亲,办好民生实事,打通服务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互助。就是服务融合,落脚基层,突出一个“助”字。妇女工作创新的出发点是服务妇女群众,广泛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领域,聚焦为民服务。要紧跟互联网+时代要求,引导妇女树立开放包容的互联网精神、大数据意识,强化共创共享、共融共赢的创业创新战略思维和合作理念。一是打造巾帼智慧家庭服务平台。结合我市智慧型城市创建,为全市妇女儿童提供智慧生活、智慧养老、智慧红娘、智慧就业、智慧维权五大类服务,为广大妇女提供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二是打造巾帼新兴创业服务平台。探索建立“巾帼创业孵化园”,推动形成妇女创业创新合力。发挥女企业家协会凝聚、服务会员的功能,鼓励女企业家、社会资本融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建适合妇女创业的众创空间、创新工场。三是打造巾帼电子商务平台。支持农村致富女带头人依托“妇女之家”搭建以农产品销售为主的电子商务平台,引导女大学生、女村官、返乡创业女性等自愿建立创业联盟,激发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 

打造“大妇联”工作格局,凝聚巾帼力量,为濮阳新一轮赶超发展再创佳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为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全国妇联关于“一岗位、一阵地、一元钱”的工作目标 ,按妇女人均1元标准划拨妇联专项工作经费,有效解决基层组织“有人干事、有阵地做事、有钱办事”的问题,让妇女工作者、广大妇女看到妇女事业发展的美好愿景(目前全国除河南省外,全部落实了妇女人均一元钱工作经费。最近省委省政府已落实妇联工作经费2500万元,济源市工作经费也已经落实)。基层社区是妇女工作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国家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0-3岁儿童照料成为面临的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考虑城乡与职业等因素的差异,出台组合性社会政策,完善0-3岁儿童照料体系,如:市场化机构照料、市场化个人照料、单位照料、社区照料、家庭照料等,形成多元化的照料渠道,激发育龄夫妇再生育愿望,使好政策更好落地。村(居)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改善民生的依托在村(居),维护稳定的根基在村(居),加强村(居)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永恒主题。各级文明办要发挥统筹、协调、指导、督促作用。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要结合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文明建设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二、要为城乡妇女创业就业搭建平台。各级人社、工信、金融等部门要根据城乡创业者的需求,降低创业者市场准入门槛,放宽对新办企业注册资金和经营场所的限制,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将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开辟创业“绿色通道”,全面落实鼓励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贷款、资金补贴、场地安排等扶持政策;打造女企业家团队品牌,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组织举办女企业家高峰论坛,为女企业家成长、为女企业家企业的创新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多的启迪和帮助。

三、要对准精准扶贫搞好结对帮扶。各级人社、扶贫办、科技、工信、金融、税务等部门要与农村女大学生、女村官、返乡创业女性、致富女标兵等巾帼创业女性搞好结对帮扶,为她们提供信息、资金、技术和服务;各级扶贫办、财政、农业等职能部门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帮助巾帼创业女性用足用好现有政策,把巾帼创业女性技能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范围;各级扶贫办、旅游局等部门要与巾帼创业女性联合开展巾帼乡村游项目,确定巾帼乡村旅游扶贫特色村,着力培植一批巾帼乡村旅游品牌;女企业家协会会员单位要与为巾帼创业女性在基础设施、产业项目上进行帮扶;各行业巾帼文明岗要在物质、技术、就业等方面进行结对帮扶,助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精准脱贫,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妇女掉队!(市妇联主席、党组书记  闫巧云)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