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的发展和进步,其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标志。因此,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成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所强调的一项重要内容。
刚刚过去的2016年,我市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完成,全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8%;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万人;全市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使得教育拉动作用彰显,带动4.6万人进城;新图书馆与20个社区分馆投入使用和农村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使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人心;全市历时4年的乡村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我市被列入全国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市、全省首批健康城市建设试点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4.1万人告别贫困;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面展开,我市PM10平均浓度较2015年同期下降18.4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2.7个百分点……
新的一年,我市将在“民生优先”方面持续发力,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看点一:稳定扩大就业
就业是千家万户生存之本。我市将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抓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分流职工、军队转业干部和退役士兵、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万人以上。同时,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走出去,增收入、学本领,既鼓足“腰包”,又充实“大脑”。广泛联系外出创业中的成功人士,积极提供场所和条件,鼓励他们返乡创业并带动更多人就业。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扩大就业岗位,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积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小微企业。建立健全公共投资带动就业增长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规划对就业的带动作用。围绕濮阳化工基地、黄河滩区扶贫开发等,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注重与58同城、赶集网等平台合作,提高培训质量和就业收益。
看点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我市将健全职工养老保险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将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救助和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全面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融合。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体制改革,做好首批参保登记单位核算、待遇兑现等后续工作,尽快启动第二批参保登记工作。
在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方面,我市将继续做好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工作,确保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常态化、长效化。扩大社保覆盖范围,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加快实现法定人群全面覆盖。确立适度的筹资水平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各级财政对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补助标准,完善社会保障待遇水平与缴费相挂钩的参保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做好贫困人口大病救助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城乡贫困家庭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逐步构建从生存型救助到发展型救助,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多元综合救助,各部门衔接协同发展的网状新型救助体系,切实兜住困难群体民生底线。
看点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发展社会事业,就应该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注重机会公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群众。
首先,我市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积极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继续推进“全面改薄”工作,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改善162所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开工建设市城区学校12所、5个县的学校12所;启动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今年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8所,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42所;加快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基础设施综合提升,年内开工建设3D体验学院、濮阳市大学科技园等。
其次,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提升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农村文化站、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我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再次,切实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10月底前,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病房楼、市中医院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市红十字医院老年康复病房楼等项目,开工建设市妇幼保健院妇儿保健综合楼、县乡医疗机构改造提升等项目。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国家健康城市试点市建设。强化政府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城乡基层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着力实施奥林匹克公园综合提升、体校新校区等项目,建设200处农村健身场所。
看点四:持续优化生态环境
当下,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如何强化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也空前重视,明确提出要在巩固和扩大2016年治污成果的基础上,以铁的手腕,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强化工业、扬尘、机动车、燃煤散烧治理和管控,持续做好重点行业VOCs(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秸秆禁烧、锅炉拆改、餐饮油烟治理,以及煤改气、煤改电、洁净型煤替代等工作。持续推进“六控”,推动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好转。严控PM10、PM2.5浓度指标,完成省定目标,确保全年我市空气优良天数超过200天。
同时,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把确保水质达标、治理黑臭水体、保障饮水安全作为攻坚重点。落实“河长制”,一河一策、精准治污、水陆统筹,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确保我市主要河流水质明显提升,基本消除市城区黑臭水体。
在开展清洁土壤行动计划方面,我市研究制订《濮阳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配合国家和省做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及相关监测工作,还将加大环保执法监管力度,采取严管重罚、依法打击的方式,坚决清理取缔违法生产、污染严重的“五小企业”,为2018年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基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