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濮阳古称帝丘,颛顼曾以此为都,故有帝都之誉,又因位于濮水之阳而得名濮阳。从上古时期开始,濮阳就是华夏与东夷活动的交界地带,到夏王朝时的昆吾、殷商时期的帝丘、春秋时期的卫国……直至明清时期的开州,濮阳6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灿烂辉煌,颛顼、仓颉、吕不韦、许穆夫人……历史名人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1月8日,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赵伟在接受采访时侃侃而谈。
赵伟表示,正是因为濮阳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的濮阳人肩上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如何更好地发扬并传承濮阳的传统文化是当今濮阳文明发展的重要任务。她建议,弘扬濮阳的历史文化,可以以诗经、诗歌为载体,在我市中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吟诵、书写、表演等活动形式,让传统文化深深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同时把濮阳古老文化,包括戏曲在内的各种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学校、社区、街道等,做到人人感知、人人了解,营造传承传统文化的浓厚社会氛围。目前,市图书馆新馆已经开馆,政府应着力把图书馆打造成濮阳市乃至中原地区极具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亮点,以此提升濮阳的文化内涵和氛围。她说:“希望在不久以后,濮阳能成为中原地区魅力最大的文化古城!”(记者 赵春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