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截至10月底,我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数据达到了20581条,一举突破两万条大关。这标志着我市企业信用信息集中公示和统一监管工作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据统计结果显示,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呈现出三大态势。一是盯紧数据类型,扩大增长点。市直录入单位达到了38个,清丰县达到了24个,台前县为23个,范县为22个,分列各县区前三位;数据录入增长率持续保持19.7%,增长速度快捷平稳。二是紧盯重点单位,谋求突破点。坚持加强信息交流,把握重点领域、重点单位,强力攻关。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烟草局成为录入信息最多的系统,录入总数分别是3899条、4106条,在4个县区均位列前三名。市直、清丰县、濮阳县、南乐县归集共享工作走在全市前列,录入量大,分别达到了5353条、3197条、3000条、2985条。三是紧盯权力清单,消除空白点。设定的8个数据类型全部实现了在线录入。其中:行政许可最多,达到了18278条;联合惩戒最少,为4条。同时,各县区采取多种手段,创造工作特色。濮阳县抽查检查信息录入444条,范县小微企业帮扶录入327条,在全市相应信息类型中占据较大比例,共享率高,是全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工作的一大亮点。
市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表示,实现企业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是建设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全国一张网”的基础工作,也是建设濮阳市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需要。下一步,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坚持应录尽录,按照市政府要求和“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规范数据标准,提高数据质量,做到应录尽录。要倒排工期,不讲条件,不讲价钱、集中人力物力,抓实抓细,查漏补缺,确保于11月20日前全部录入完毕,按时做好迎接省政府考核验收的准备。(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胡庆荣)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