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网讯 12月31日,我市出席第五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暨2015年“河南好人榜” 颁奖仪式的获奖者载誉归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岩松对获奖者进行了亲切接见。
第五届河南省道德模范暨2015年“河南好人榜”,我市共有5名同志获得荣誉,他们分别是荣获道德模范提名奖的濮阳市华运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刘景瑞;荣登“河南好人榜”的濮阳县柳屯镇榆林头村党支部书记李明相、中原油田第一社区民警孙德超、濮阳县前范寨小学教师杨承、范县龙王庄镇胡洼村村民刑风香。
郭岩松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各位获奖者表示祝贺和敬意,她说,各位获奖者这次荣获道德模范提名奖和荣登“河南好人榜”,不仅是你们的光荣,也是濮阳的光荣和骄傲。各位获奖者这些年来为社会作出的贡献,是值得我们敬佩的,也值得我们濮阳每个人去学习,我为濮阳有这样的道德模范和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郭岩松表示,希望获奖者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能够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榜样的力量使濮阳的好人越来越多,使濮阳的精神文明建设越来越好。
各位获奖者纷纷表示要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干好各自的工作,为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濮阳作出自己的贡献。
接见中,郭岩松和各位获奖者一一握手,向他们送上鲜花和证书,并与获奖者共同合影留念。(记者 李铂冰)
河南省道德模范人物事迹:
刘景瑞
刘景瑞,男,56岁,中共党员,二等乙级残疾军人,濮阳市华运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经理。
刘景瑞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被授予“战斗英雄”、“一级英模”等荣誉称号。1984年底,他复员回到老家濮阳县,开始了拥军之路:从创建濮阳市“退伍军人两用人才中心培训基地”,到办汽车修理厂,再到与人合资创办濮阳市华运石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30年来,共培训、推荐安置退伍军人1.6万余名。他还慰问老军人、残疾人等1768人,为学校、乡村、社区修路捐资等累计投入240多万元。
他把拥军当作毕生的事业,先后荣获“全国拥军模范”、“河南省拥军模范”、“河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李明相,男,52岁,濮阳县柳屯镇榆林头村党支部书记。
李明相1999年任榆林头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6年。16年来,李明相一门心思谋发展。他以诚招商,把自建的厂房免费让给客商用;为保障客商企业用电,他带领人员在三九天每天巡查线路。在一次电力施工过程中,他背着工具过铁路斜坡,不小心把大腿上的韧带蹬 断,腿部因此落下老毛病。为建好新村,李明相带头拆掉自己的房子,带动了全村群众建设新村的积极性。榆林头村这个曾经“靠天吃饭,赖地穿衣”的贫穷落后村,现在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虽然村里群众富裕了、环境优美了,但是李明相仍然以饱满的精神工作, 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誓言,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和热爱。
孙德超,男,1973年出生,1990年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调入文中派出所,成了一名社区民警。“孙警官心中装着群众,是我们群众的保护神,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他在身边,我们倍感安心和放心。”这是中原油田第一社区居民对孙德超的评价。 十年如一日,孙德超忠诚为民,无私奉献,淡泊名利,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宗旨,用大爱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歌。他5次被评为中原油田公安局先进个人,连续6年当选十佳社区民警,2007年当选中原油田平安建设先进个人, 2008年当选河南省公安厅维稳工作双十百佳民警,2012年被评为中原油田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中原油田十大新闻人物,2013年又被河南省公安厅推荐为河南省省直青年岗位能手。
杨承
2009年,作为独生子的杨承怀揣着传道授业的梦想,以及深入农村扎根基层的信念,毅然远离从小生长的繁华都市——甘肃省天水市,来到濮阳县黄河滩区,从此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村特岗教师扎根于此。他为徐镇镇前范寨小学这所只有6名教师且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的小学注入了新鲜血液。3年多来,他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在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上下功夫,与滩区的孩子和家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前范寨小学学生从原来的不足100人增长到近300人。
邢凤香,63岁,范县龙王庄镇胡洼村农妇。12年前,儿媳赵红芹因突发脑溢血导致全身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婆婆邢凤香承担起了照顾她的重任。12年来,婆婆无怨无悔地照顾着儿媳妇,她的坚韧与耐心感动了乡邻,传为佳话。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