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公告公示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27 20:20:31   

濮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32号

《濮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定》已经濮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2年4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



                      濮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4月29日

濮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决定

(2022年4月29日濮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和中央、省市委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在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和加快现代化濮阳建设的大视野大格局大场景中,进一步动员全市人民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更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推动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擦亮濮阳“三农”金名片,不断增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凝聚思想共识,切实增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自觉。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为“十四五”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委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推动“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奋力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中共濮阳市委、濮阳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十四五”时期我市“三农”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合乎市情、顺应民意,正当其时、恰逢其势。全市上下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大胆探索,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以“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使命担当,自觉扛起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行动责任,推动我市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为加快建设“四个濮阳、一个高地、一个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二、贯彻法律法规,积极营造依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浓厚氛围。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和《河南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的相继出台,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纳入重点工作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渠道,广泛深入地进行解读和宣传,在全市营造依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良好氛围。要注重发挥“一法一条例”的引领促进作用,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强化措施保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有效落实。要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对违反“一法一条例”规定的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要结合我市实际,根据乡村振兴工作需要,制定贯彻落实“一法一条例”的具体制度和办法,不断推进全市乡村振兴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长效化建设。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开展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执法检查、代表视察或专题询问等方式,准确把握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不断拓展和放大监督成果,推动“一法一条例” 在我市全面有效实施。

三、科学精准施策,强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市“一府一委两院”及其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意见》要求,立足部门职能认真谋划、强力推进,确保农业农村现代化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

(一)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按照五年衔接过渡期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以现有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

(二)要以产业振兴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定和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坚持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全面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按照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六化”方向,加快调整种植结构,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做强生猪产业,支持牧原、新希望六和、唐人神等生猪养殖重大项目尽快建成达产;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农技推广网络建设,构建农科教推、产学研用新机制,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延链增值、培育龙头、集群发展、壮大规模、塑造品牌、提质增效等重点工作,做优粮食加工产业,做强畜牧养殖加工产业,做大副食品加工产业,做精食用菌产业,每个县(区)建设一个农产品加工园;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坚持“一县一业”“一乡(镇)一特”“一村一品”,每个县确立1至2个主导产业,创建农业产业强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和秸秆综合利用,全面实施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三)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美好家园。尽快完成县域村庄分类和布局规划编制,积极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拟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和全市深化农村改革“一县十乡(镇)百村”试点范围的村庄全部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着力推进县域内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更加宜居的现代乡村;着力推进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以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巩固现有整治成果,整体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建设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数字农业建设工程,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加快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数据化、经营网络化和服务在线化,培育形成智慧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智慧化水平;加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平等交换,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打造以县城为龙头、中心镇为节点、乡村为腹地的发展新格局;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支持政策,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网点,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以“一县十乡(镇)百村”为重点,开展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金融改革六项改革。

(四)要持续加强农村社会治理,深入推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乡村文明创新创造活力,凝聚实现乡村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持续加强农村社会治理。坚持自治为基,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创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完善创建标准及验收命名方法,创建覆盖率达到100%。

(五)要加强政策支持与财政投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乡村建设规律,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因素,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投入保障,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健全适合乡村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坚持本地培养和引进输入相结合,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出台面向基层教育、卫生、农业等事业单位定向设岗、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政策,为促进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强化人才支撑。

四、发挥人大职能,全力助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始终围绕党委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法定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以实际行动努力推动我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加强立法供给,对我市在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全面归纳总结,在立法权限内,制定出台有濮阳辨识度、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逐步构建我市乡村振兴的法律制度支撑体系;要强化依法监督,紧紧围绕《实施意见》确定的目标任务,重点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保障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要科学行使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将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广大农民的热切期盼,通过法定程序转变成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动遵循;要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设立市人大常委会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点,以“助力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为依托,以乡村振兴基层服务点和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履职平台,激励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伟大事业,组织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宣传政策法律、接待选民群众、参加履职活动,当好促进乡村振兴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营造“人人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

五、汇聚各方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我市乡村全面振兴绚丽篇章。全市各级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要加强对本决定的组织实施,扎实推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将贯彻落实决定情况向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要巩固和发展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政策举措等行之有效的制度,深入总结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激发群众奋进乡村全面振兴新征程的内生动力。全市各级监察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要找准职能定位,依法履行职能,主动担当作为,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全市各级各类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要大力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接续奋斗,汇聚全社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绚丽篇章。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全市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省委书记楼阳生濮阳调研讲话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推进“十大战略”,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大力弘扬和践行新时代濮阳精神,砥砺奋进、拼搏实干,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实施以人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力争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在“十四五”期间再上新台阶、再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