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濮阳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简 报》第12期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6-07 16:24:14   

市级领导干部“党员主题活动日”深入联系点调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三)

市委副书记阮金泉深入清丰县阳邵乡调研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5月23日,阮金泉在阳邵乡霍町村听取了县、乡、村有关负责人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精准扶贫工作情况。阮金泉对清丰县扎实开展扶贫攻坚行动,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做法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在精准摸底结束后,做好精准帮扶和产业扶贫是关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扎实有效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要认真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活动,进一步总结经验,完善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巩固工作成效;要深入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活学活用;要大力推动产业发展,把产业扶贫加工点打造成示范带动的品牌工程,真正做到让贫困户增收,让帮扶企业见效益;要充分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加强指导培训,切实提高驻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密切联系群众、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更大贡献。

市政协主席郑大文深入南乐县梁村乡调研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5月9日, 郑大文到梁村乡召开座谈会,与党员代表共同学习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郑大文指出,扶贫脱贫关键在于“精准”,做到精确、准确,底清、路明、责任到位。乡镇干部要进一步帮助贫困户理思路、想办法、选路子,积极协调解决贫困户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要办实事、办好事,突出精准识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实行动态管理,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按时完成攻坚任务。乡党委、政府要把学习教育与扶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时间节点做好统筹安排,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学习教育推进工作深入开展,以工作成效检验学习教育效果。郑大文一行还到梁村乡邵庄村贫困户武占敏家中,详细了解她的生产生活情况,现场与县、乡两级干部共同出谋划策,同时鼓励武占敏坚定信心,各级政府一定会帮她走出困境。他叮嘱随行的县、乡干部,要真心关注贫困群众,为他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要搞好规划对接,因人因户精准施策,使其尽快脱贫致富。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卢志勇深入台前县侯庙镇调研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5月7日,卢志勇参加侯庙镇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座谈会。他在听取侯庙镇负责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脱贫攻坚推进情况汇报后指出,开展学习教育是中央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切实解决基层党员干部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举措。卢志勇强调,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中央打好扶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决策部署。镇、村干部要精准识别贫困群众,切实关注贫困群众生活,做到因村施策、因户施策,提高帮扶的精准性,在“输血”的同时增强其“造血”功能。要用足用好国家扶贫政策,在雨季来临之前对居住条件差的群众房屋要按照政策马上进行改建,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副市长徐慧前深入台前县打渔陈镇调研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5月17日,徐慧前与打渔陈镇镇、村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并走进贫困户了解情况、进行对接。调研期间,徐慧前还参加了省环保厅在打渔陈镇梁庙村开展的精准扶贫“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徐慧前强调,把精准扶贫与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深入宣传中央、省、市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和组织工作,引导他们树立信心,激发内在动力。同时,要抓住省环保厅帮扶的大好机会,搞好对接,借势借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石朗贵深入范县颜村铺乡调研学习教育和扶贫开发工作。5月11日,石朗贵在颜村铺乡前冯堌村与县、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研究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在听取该乡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派驻该村“第一书记”等同志的汇报后,对前一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非常满意并予以肯定。石朗贵要求,一是要把精准扶贫与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围绕精准扶贫工作升华学习教育,用学习教育指导精准扶贫,确保精准扶贫工作不偏方向,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二是要进一步在精准上下功夫,把需要扶贫帮助的群众底数摸准、把致贫原因找准、把扶贫措施制定准,做到每家每户情况心中有数,一户一策,对症下药,精准帮扶,确保取得好的效果。三是要拓宽思路,多渠道创造脱贫条件,要在开展养殖脱贫、种植脱贫、合作脱贫的基础上,借助政府的政策支持,选派贫困群众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一技之长,利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四是要进一步动员、组织、发动群众,增强群众脱贫致富积极性,多深入贫困户家庭,开展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发挥群众自身优势,放下包袱,克服等、靠、要思想,着眼于自身努力,真正实现由“输血”扶贫到“造血”扶贫,真正脱贫致富。五是大力发展公益设施,帮助建设村文化广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帮助协调改善交通、水利设施,增添照明设施,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让群众看到效益,得到实惠,感受到温暖。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