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筑牢政治忠诚根基 激发实干担当动能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5-14 08:45:13   

筑牢政治忠诚根基 激发实干担当动能

□ 田慧迪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刀”,也是党员干部锤炼政治品格、践行初心使命的行动指南。濮阳作为豫东北地区重要城市,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亟须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引领,筑牢党员干部政治忠诚,激发实干担当精神。

一、以政治忠诚为魂,把稳思想“总开关”

政治忠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生命线,也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灵魂所系。列宁曾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意识形态的纯度直接决定实践方向的准度。中央八项规定以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气,直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思想根源问题,本质上是对党员干部政治立场、价值坐标的深度校准。

对濮阳而言,部分干部存在的“思想懈怠症”“政治软骨病”已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隐性桎梏。必须从历史唯物主义“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理论高度出发,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濮阳“三李精神”的红色基因深度融合,通过思想淬炼的“高温熔炉”祛除杂质、提纯党性,方能铸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为现代化濮阳建设提供根本性、方向性的思想保障。

思想领域的斗争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濮阳必须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的实践方法论,通过红色基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起“理论武装—历史传承—实践检验”的忠诚锻造闭环。唯有如此,方能确保党员干部始终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扛起新时代赋予濮阳的历史使命。

二、以实干担当为要,锻造发展“铁肩膀”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纲领,其内核正是对实践第一性、矛盾斗争性原理的深刻把握。实干担当是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求,也是濮阳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由之路。唯有以作风建设破题,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实践准则,方能锻造出扛得起重活、打得了硬仗的“铁肩膀”,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一要以理论清醒锚定实干坐标。年轻干部要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笃信笃行者,做对党忠诚老实的模范践行者,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做勇于担当作为的不懈奋斗者,做良好政治生态的有力促进者。

二要以机制创新激活担当动能。用科学的考评机制作牵引和保障,激发干部敢为人先的闯劲、攻坚克难的拼劲、锐意进取的冲劲,以机制效能激发干部动能,为干部提供敢闯敢干的新空间、蓄积善作善成的新势能。

三要以发展实绩检验担当成色。发展成效是干部担当作为的试金石,脱贫攻坚中干部扎根一线、改革攻坚中突破利益藩篱、科技创新中攻克“卡脖子”难题,皆以实际成果印证责任担当。这种检验机制要求干部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需“功成必定有我”的实干。唯有将战略定力转化为发展红利,把群众期盼兑现为民生改善,方能在时代考卷上书写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担当答卷。

三、以长效机制为基,筑牢制度“防火墙”

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难在长效巩固。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十余年来,制度治党、依规治党已成为管根本、利长远的治本之策。面对濮阳个别领域“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基层减负“反弹回潮”等挑战,必须构建“教育+监督+激励”三位一体的制度闭环,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嵌入治理体系,以刚性约束防微杜渐,以科学机制护航担当,方能实现政治生态的“源头活水”与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同向共济。

一要构建闭环式制度体系。构建闭环式制度体系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路径。这一体系以“制度设计—刚性执行—动态监督—反馈评估—迭代完善”为循环链条,通过建立全流程信息反馈机制和效果评估模型,实现制度供给与治理需求的精准匹配。

二要打造全链条监督网络。打造全链条监督网络是规范权力运行的重要保障。该体系以“流程穿透、节点管控、多维联动”为核心,通过贯通“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追溯”监督链条,实现监督效能系统性提升。

三要培育内生型廉政文化。培育内生型廉政文化是构建“不想腐”长效机制的根本之策。其核心在于实现“价值内化—行为自觉—生态养成”的三重转化,通过将廉洁基因融入组织肌理,形成自我净化、自我革新的文化驱动力。这种深植组织的文化生态,既能筑牢思想堤坝,又能催生崇廉尚洁的行动自觉,最终形成制度约束与文化涵养相得益彰的治理新格局。

濮阳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唯有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对党忠诚、为企服务、为民尽责”的生动实践,方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交出优异答卷。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