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觉醒青年以爱国进步为旗帜,以民主科学为内核,掀起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浪潮,在中华民族精神谱系中竖起不朽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莅临河南考察,为中原大地发展指明方向,也对青年成长寄予厚望。在新时代,濮阳青年肩负重任,要传承五四精神,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四高四争先”战略引领下,为濮阳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以精神传承为主线,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深深融入民族血脉之中。回首百年前,青年学子高举爱国旗帜,用热血与青春诠释了赤诚的家国情怀。在濮阳这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上,新时代青年更应将爱国之志化作实际行动,主动扎根基层一线,以实干担当投身家乡建设,在服务家乡的实践中绽放青春光彩。
创新进取是五四精神的鲜明标识。青年群体思维活跃、充满创造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濮阳青年要积极响应时代号召,秉持创新理念,立足本职本岗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为龙都濮阳的建设注入朝气蓬勃的青年能量,在创新发展的征程中留下坚实的奋斗足迹。
二、以时代使命为己任,彰显青年实践担当
总书记曾殷切寄语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新时代濮阳青年正是以此为指引,以时代使命为己任,在各自领域践行自身担当作为。
基层一线的青年干部,扎根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深入人民群众,倾听百姓心声,精准落实惠民政策,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坚实桥梁。
科研领域的青年英才,秉持创新精神,聚焦濮阳产业发展需求,在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技术上钻研突破,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
文化传承阵地的青年文艺工作者和非遗传承人,深入挖掘濮阳的“龙文化”“杂技文化”底蕴,创新节目内容、表现形式,借助新媒体讲述濮阳故事,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擦亮濮阳城市文化名片。
教育战线上的青年教师,秉持“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坚守讲台,用爱心和智慧培育人才,为濮阳教育事业注入活力,为城市发展储备力量。
无数来自不同领域的濮阳青年立足本职岗位,以昂扬斗志与坚定信仰自觉践行五四精神及领袖寄语,在濮阳发展征途镌刻下坚实而鲜明的青春烙印,为助推濮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三、以奋斗进取为底色,谱写青春时代华章
在河南全力推进“四高四争先”战略的浪潮中,濮阳青年需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以奋斗进取为底色,为家乡发展倾付青春力量。
筑牢思想根基,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青年要通过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厚植对党的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树立正确“三观”,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奋斗方向,为投身濮阳建设筑牢思想根基。
深入实践锻炼,勇担时代重任。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当下,濮阳青年应积极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领域,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激发创新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青年最具创新热情与动力。总书记强调,青年蕴含着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在“四高四争先”战略中,濮阳青年应投身创新实践,突破传统思维,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勇挑重担,在新兴产业发展中敢为人先,通过创新技术、管理、服务等,为濮阳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从五四运动到新时代,青年始终与时代同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四高四争先”战略引领下,濮阳青年要将五四精神融入思想和行动,把个人奋斗与民族复兴相结合,在新时代谱写壮丽青春篇章,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