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是持久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抓作风建设,实现作风建设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从这个角度,笔者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从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出发看作风。所谓法治思维,就是全面依法治国在观念上的升华,要求从法治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在法治精神下做好合乎战略发展要求的价值判断。其实,作风建设发展到当下,已经是兼具革命性和合法性的综合、系统、全面等多种属性并存的实践。作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次一次地证明,作风建设之所以在路上,就是因为作风建设既有向外求索的一面,也有向内发力的一面;既有环境的制约,也有自身的茧房。作风建设内含党性,法治建设内含国家意志,只有二者有机融合统一,法治才能更显威力,作风才能更具活力。
从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出发抓作风。“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抓作风的关键在行动。作风改到深处,最有效的是法治,最管用的是制度。既要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体现在制度设计、制度制定和制度执行的各个环节,还要着眼和立足于设计制度的初衷、制定制度的科学、执行制度的成效。不管是先破后立,还是先立后破,亦或者是边破边立,只有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坚持适时的,抛除过时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切实体现出制度的刚性,以严格有效的法规制度根治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才能持续提升作风建设的治理效能,不断巩固和升华作风建设新成效。
从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出发转作风。转作风是一个多维度的实践。第一,转作风既要靠思想教育、意识形态,又要靠制度规范、纪律约束,更要靠以上率下、从上到下。第二,转作风既要靠正面激励,又要靠反面鞭策,更要靠是非分明、奖罚分明。第三,转作风既要注重显性积累,又要注重隐性收藏,更要注重急难险重时刻挺身而出、奉献牺牲。第四,转作风既要戴紧箍、用冷冻,又要强免疫、有温度,更要端正价值观。第五,转作风既要靠人人躬身入局的气场,又要靠出工又出力的能量,更要靠发挥自身的内在能动性。第六,转作风既要理解扬善就是止恶的辩证关系,又要明白以“恶”才能治恶的逻辑思维,更要掌握善恶转化应用的条件和能力。
只有从法治的视角和路径看作风、抓作风、转作风,才能促进法治信仰在作风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坚定,法治素养在作风建设中得到进一步提高,法治担当在作风建设中得到进一步强化。总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作风建设,就要树立强烈的以德行政、洗涤心灵,依法执政、淬炼思想,以纪正风、匡正行为的理念。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