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干字当头 奋勇争先 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善戎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10 07:24:26   

省委书记刘宁在省两会上前瞻性提出“四高四争先”,并把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向全省发出最强动员令。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系列会议精神强调坚持工业立市、制造强市,这与中央、省委的要求一脉相承、高度契合,体现了全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坚定决心,更体现了全市坚定不移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勇毅恒心和必胜信心。市工信局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主战场上的主力军,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四高四争先”,坚持以制造业倍增为牵引性抓手,着力创业创新创造,逐步培育形成具有濮阳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濮阳篇章。

一、聚力“增”,提升竞争力。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主线,围绕“6+20”链群建设,抓纲带目,推动重点产业能级跃升。一是优机制。聚焦制造业产值、增加值等关键指标,制定产值新入库等“四张清单”,建立任务分解台账,月度进行盘点对账,精准把控指标动态;扎实推进“一月一主题”活动,研究建立产值和到位资金的共管机制,形成完整工作链路。二是抓项目。聚焦年度实施的156个亿元以上重点制造业项目,强化实地督导,加强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及时协调解决堵点问题,确保三棵树涂料等80个项目在年内竣工投产,不断扩大增量,夯实制造强市根基。三是促集聚。强化与产业链责任单位的沟通对接,进一步梳理“6+20”中的长板产业链、短板产业链和产业链长板环节、短板环节,动态优化方案、图谱、清单,协同开展链式招商、节点项目推进,以链群的培育壮大推动制造业倍增发展。

二、加快“转”,抢占新赛道。持续深入推进“一转带三化”,以数字化转型为引领,加快技改升级步伐,持续提升工业经济含新量、含金量、含绿量。一是设备更新,向技改赋能。抢抓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以133个“三化”改造项目为切入点,加大超长期特别国债、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帮助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和产品品质,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二是放大优势,向高端迈进。立足豫东北门户城市区位优势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础,鼓励支持设立飞地研究院,联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生物基二元醇、聚苯硫醚、呋喃二甲酸等中试成果转化落地;持续深化区域合作,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落实《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实施方案》,支持丰利石化、中汇新能源等本地企业与东明石化、鲁西化工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推动纯苯综合利用等一批高端化项目落地,打造豫鲁毗邻地区合作发展的桥头堡。三是数字赋能,向智能升级。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组建专家团深入企业开展个性化服务,推动2025年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应用场景覆盖率达100%。支持企业与数字化服务商对接合作,开发使用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分行业、链条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四是低碳领航,向绿色转型。以争创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为目标,以工业节能诊断、节能监察为抓手,鼓励企业建设屋顶光伏发电设施,优化用能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培育水效“领跑者”为抓手,引导企业优化工艺流程。同时,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抢抓清丰家居入选国家级消费名品方阵、台前羽绒等9个品牌入选省级消费名品方阵重大机遇,示范带动更多县域特色优质品牌进入国家、省消费名品行列,促进我市消费品工业迈向中高端。

三、用心“助”,激发新活力。在政策措施上再提质、在行动落实上再提效,以经营主体全面提升赋能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一是大企业提效。支持丰利石化、天能集团、中原油田工程公司3家百亿级企业体量增长,持续推动中汇新能源、龙都石化扩大规模,实现天能产业园产值达到100亿元,中汇集团、盛源集团新材料产业园产值分别达到70亿元、80亿元,龙都化工营收达到50亿元。二是中小企业提质。建立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落实“专精特新”企业奖励支持政策直达快享,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三是小微企业提量。建立临规达规企业、拟投产工业项目两个清单,分类指导,助力小微企业升规纳统,构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良好局面。四是实施新一代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继续举办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研修班,全年培训企业家及管理人员不少于300人次。组织企业家大讲堂,通过邀请优秀民营企业家分享创业创新经历,帮助青年创业者成长发展。组织企业参加数字化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等省级企业家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市企业家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五是着力化解企业堵点难点。在省“万人助万企”工作专班筛选确定的我市34家重点工业企业、15家重点服务业企业基础上,再筛选一批重点企业,全市市级领导包联企业超过100家,逐企建立“领导干部+责任部门+金融机构”包保服务专班,重点开展帮企业问题解决、帮惠企政策落实、帮项目开工建设的“三帮”服务。针对企业生产发展需求,扎实开展惠企政策进企业、“六项对接”、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务实有效的助企服务活动,批量解决企业融资、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共性问题,提升企业获得感、满意度。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