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历尽波折而不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诞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在改造中国的百年奋斗中,党始终把文化建设与改造作为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在探索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体系,作出了原创性贡献。
所谓“原创性贡献”,是指从无到有的创新性贡献、与时俱进的发展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
文化使命方面: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国内,致力于推进中华文化繁荣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倡导文明交流互鉴,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为新时代文化建设擘画的宏伟蓝图,是文化方面的旧邦新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魂与根之间、文化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融合借鉴创新发展关系,彰显了党在文化建设中的理想与追求。
文化制度方面:首次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我们党的一贯立场。但是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定位“根本制度”,这在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史上却是第一次。这不仅强调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性质,同时保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牢不可破的指导地位,既符合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法理精神,也为马克思主义作为文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地位提供了制度保障。
文化领导权方面:第一次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
文化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文化领导权事关民族国家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既是对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和党的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洞察时代发展大势的必然结果。在西方进行文化渗透的形势下,坚持党对文化的领导权,是保障社会主义文化长盛不衰的治本之策,彰显了党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和科学把握。
清除文化历史虚无主义方面:提出坚定文化自信。
自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的大门,西方先进的科技像潮水一样涌入中国。在一部分国人心中产生震撼的同时,也产生了相当沮丧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在经过西方带有西化、分化政治目的不断鼓噪下更为明显。清除文化中的历史虚无主义,重拾民族自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完成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党员干部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文化建设方法方面:提出“两个结合”。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是党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两个结合”既重申了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又揭示了文化发展规律。其中“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两个结合”标志着我们党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文化交流互鉴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
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全人类共同价值并阐释其基本内涵,呼吁“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着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谋求人类共同利益、引领人类共同行动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又一原创性贡献,是党对“世界之问”和“时代之问”的科学回答,彰显了我们党胸怀天下的科学立场与文明格局,展现了中国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精神图景。
文化建设方向和任务方面: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是价值观建设。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价值观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与建设,为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打好价值观交锋这场硬仗、赢得文化软实力竞争的较量,塑造了有利态势。
文化主体性方面:创造性地提出让全体人民成为文化的贡献者和推动者。
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方法主体性,根本上是要解决服务谁、为了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党推进文化建设的奋斗历史昭示:坚持人民主体始终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我们党始终不变的目标。
文化话语权争夺方面:提出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国家“软实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掌握了话语主导权,就掌握了中国道路定义权、中国精神阐释权、中国形象塑造权,就能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智慧,是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民族立场和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标志着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