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弘扬企业家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吴壬芳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1-21 16:35:42   

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是新时代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源泉。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环境,调动广大企业家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加强法治建设,用法治培育和守护企业家精神。法治是影响企业决策的重要因素,法治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企业家要自觉提升法治素养,增强法治观念,依法治理企业,在法律范围内有序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不仅整合资源,实现企业价值,更要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保护企业和自己。另一方面,要持续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规则与法治环境。完善营商环境法律制度体系,规范涉企行政执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检查,切实保护经营主体合法权益,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良好条件,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优良法治环境。

完善制度保障,持续优化稳定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完善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的制度体系,为各类企业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舞台。更好发挥政府维护市场秩序、服务市场主体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既给市场让位,为企业松绑,又要让位不缺位,坚持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破除制约市场主体发展的制度性障碍,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获取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强化反垄断执法,严查垄断违法行为,反对不正当竞争,规范资本健康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与企业日常沟通联系机制,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维护市场公平的前提下帮助纾困解难。深化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在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涉及行业、产业利益的文件规定时,征询相关商协会的意见,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

注重培养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强部门协作,创新工作方法,形成推动人才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企业引才用才主体作用。注重日常了解,掌握一批具有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企业家和具有培养潜力的新生代企业家,建立培育对象人才库。加强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打造区域性和产业性企业家联盟,为企业家沟通合作搭建平台。用好用足各项政策工具,加大关心关爱力度,激励企业家担使命扛责任、谋发展创事业,充分释放企业家创新创业潜能。注重企业家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继承发扬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的典范。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强化政治引领,提升党建质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强化舆论引导,在全社会营造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正如同“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英雄”,一个民族也不能没有自己的企业家。要认真领会、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坚决抵制并及时纠正社会上某些人在网上散布的对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不公正不友好的言论,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企业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的正确理念。建立健全企业家荣誉激励制度,深度挖掘优秀企业家精神特质和典型案例,对在某一方面或若干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企业家,以适当方式予以表彰和宣传,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企业家精神是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基础,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动力。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重视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和价值,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积极性,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汇聚磅礴力量。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