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5-20 16:45:37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为政的基石,也是为政的底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干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共产党人的“心学”,需要的是一辈子的拂拭、打磨、精进,要做到常思常学、常新常进。那么,怎样才能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呢?需要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始终做到遵规守纪。“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做到清正廉洁为政的基础和前提就是要遵规守纪。目前,正值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之际,通过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深入学习和理解,使党员干部可以更加充分了解新时代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性,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强化遵守纪律的自觉,以严明的纪律为共产党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把航定向。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新的规定中哪些必须遵守,哪些是不能触碰的红线和高压线,弄明白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进一步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加强自我约束能力,提高自身拒腐防变能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坚守政治本色。

第二,始终树立正确权力观。正确的权力观是指对权力的正确认识和态度,学会正确认识权力,是为官为政的必修课。党章明确规定,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不能用来谋取任何私利。有些党员干部将权力“公器”变为自己捞取私利的“私器”,出现了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等权力异化现象,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在工作中不搞“小圈子”,始终存有敬畏之心,慎独慎微,躬身自省,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为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自身力量。

第三,始终做到依法用权。判断公权力是否异化的重要标准就是权力是否得到有效监督,是否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运行。党员干部要以严守权力的规范为准绳,始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心中高悬法律的明镜,手中紧握法律的戒尺,心中常思法律的红线,切实对法律存有敬畏之心,时刻不忘法律底线不可逾越,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依法用权,为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始终做到为民用权。“为民用权”意味着将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祉,时刻关心人民冷暖,时刻不忘为什么出发。电视剧《觉醒年代》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深刻:李大钊在天津海河边送别陈独秀,目睹百姓流离失所、沿街乞讨,两人郑重宣誓:为了让穷人不再受欺负、人人都能当家做主奋斗终身。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了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道出了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更多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更要不忘初心,坚守人民立场,始终做到为民用权、为民谋利。一方面,要时刻具备权力来自人民和用之于民的政治自觉。要始终找准符合人民利益的工作着力点,以权力的合理行使主动回应人民普遍关切,充分体现权为民所用带来的效度、力度和温度;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常怀敬畏之心,对人民群众怀有谦卑之心,要甘于俯下身子当小学生,倾听群众呼声,关注人民关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变赤子之心。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杨振华




责任编辑:刘循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