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强调,推动濮阳高质量发展,必须锻造一大批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新时代新征程,党校要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聚焦培训高质量,锚定制造业倍增行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濮阳实践新局面。
聚焦需求供给选学内容。统筹把握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个人需求,拓展和优化菜单式选学内容,着力解决“训非其人,训非所需”问题。一是开展需求调研。内容安排决定培训效果。只有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才能让参训学员坐得住、听得进、愿意学。在主体班教学中,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紧贴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和干部自身岗位需求,统筹安排培训内容。二是确定“选学菜单”,满足各级学员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差异性的培训需求,以提升学员的政治理论素养、依法行政能力、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为重点,在主体班培训过程中推行学员自主选学模式。
聚焦能力设计培训内容。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针对不同班次设计相应专业课程,帮助干部弥补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一是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主体班课堂教学最突出的位置。全面系统、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中心内容和首要任务,融会贯通理论渊源、科学内涵、党性要求、濮阳实践。二是对能力提升教学模块进行调整升级。围绕转型发展、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产业升级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打造课程,引导和帮助学员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能力、培育专业精神,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三是邀请市直部门业务骨干到党校为主体班学员授课。按照“十大战略”进党校的要求,邀请“十大战略”牵头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或分管负责同志作为主讲人,到主体班进行授课。同时,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根据参训学员本职岗位和单位职能,通过学员论坛、学员讲堂等形式,围绕纪检、统战、宗教、法治建设、改革、金融、保密、统计、质量发展、安全生产、环保、科技、文明城市创建等基础知识进行讲授,全面提高干部的能力素质和履职水平,提升广大干部的实践实战本领。
聚焦载体丰富教学形式。要找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得。一是因地制宜,打造“地气”课。实践表明,作为一堂好课,没有政治理论不行,没有政治理论指导下的具体实践活动更不行。某种程度上,党员干部对党的信仰,不在于理论说教,更重要的是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地气就是底气。要特别注重教师必须要过好地气关。二是畅所欲言,开发论坛课。通过在主体班教学中开展学员论坛、学员讲堂的方式,组织学员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立足本职岗位和单位职能,开展总结性、前瞻性研究分析,形成具有建设性的思路观点和有一定价值的对策思考,以学员讲、听、议的形式,共同参与完成的一种教学互动课。三是身入其境,组织体验课。现场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与延伸,具有鲜活性、吸引力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特征。开发一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学案例和现场教学点,挖掘整合单拐革命旧址、刘邓大军渡黄河纪念馆、“三李”精神展览馆、市廉政教育基地,精心打造具有濮阳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和教学专线。四是求新求变,探索访谈课。对党校教学来说,学员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注重发挥学员和教师两个方面的优势,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访谈式教学的成功运用让我们认识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要不断创新思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