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理论• 学习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聚力乡风文明 助推乡村振兴
中共濮阳市委党校 张香君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27 09:56:47   

乡村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乡村的文化建设是实现乡村文明的最有效的手段。我们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所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保护好村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记得住乡愁。党的19届五中全会专门提到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我们不要任意的想当然的去改变它,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保护好文物古籍、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村落是文化的载体,它凝聚着我们多少代人,或者祖祖辈辈生存的智慧,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生态文明的模板。从村落的选址到民房的建造,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处处体现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生存智慧。乡村,它是自然长出来的,但是在它成长的过程当中,每一个乡村的建设者都始终遵守了两个维度:一是要方便生产;二是要方便生活。乡村,它有它的结构。而这种空间结构决定了它的社会结构。比如邻里关系,由于我们的房子、院落挨在一起,我们就形成了邻里。邻里之间互相串门、聊天,有事情互相帮助,邻里关系很是融洽。住上了楼房,也有邻里,但那是物理学的邻里。大家住对门,几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对方姓什么叫什么,都无从知晓。所以空间结构不是想改变就改变的,一旦改变,社会结构就改变了,随之改变的是文化的结构。我们经常讲,5000年中华优秀文化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村落没有被破坏,村落携带着生态文明的密码,携带着我们传统文化的基因。只要村落不破坏,传统文化就会被复制出来。保护村落就是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1

充分利用乡村文化的教化作用。近些年来,全国各个地方在创建精神文明、建设良好乡风的时候,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通过优秀的家风家训来解决乡风文明问题。比如,湖北有一个县,每个家族,重新挖掘提炼整理优秀的家训家规,让每一户都把好的家训挂在自己的屋子里边,或者挂在门前,由家风来带动社会风气的转变。社会风气的改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投资者愿意来了,大家能够联合起来组成合作社,共同闯市场。二是从德孝文化入手。比如,山西有一个地方,通过开展德孝文化五进活动,即进家庭、进学校、进街道、进机关、进社区。这个县社会风气、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三是通过文化墙来宣传传统文化,在很多地方也起到了教化民风的作用。四是发挥乡贤达人的示范引领的作用。比如,在浙江比较早的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新乡贤协会。充分利用走出去的人反哺乡村,这些人是商人、有钱的给乡里、村里建养老院、建学校、修路等;做官的、有权的帮助乡里协调一些项目,找一些关系发展经济。知识分子回到乡村,有的开办老年大学,让大家老有所乐,有的举办幼儿园,有的整理村史、整理家谱,有的搞文化上墙,在文化墙上利用自己的特长为家乡做贡献。很多的乡村就是由于乡贤的示范作用,使乡村获得了很好的发展,甚至有的乡贤一个人改变了一个乡村的命运。五是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等评选表彰活动。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来教育身边的人,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加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结合。我们强调乡村的传统文化,不是固守传统,不是越老越好,更不是拒绝现代。而是要把传统和现代有机的结合起来,与时俱进。要破除一切阻碍乡村发展的不合理的歧视,让乡村和城市之间各要素流动起来,使乡村能够和城市融为一体,在功能上和城市实现互补。像乡村取暖、厕所革命、垃圾的分类、科学技术的普遍运用,在乡村绝不能成为短板。今天我们讲补短板,其实就是乡村要实现它现代化的过程。我们要尊重乡村的价值体系。乡村有它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它的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我们不能认为乡村就是落后,动不动就去破坏它,动不动就拆村,拆完了一个村再建一个东西,不伦不类,破坏了乡村文化。20年代,梁漱溟提出对待传统文化要有“老树发新芽”的正确态度。“老树”可能是老了,枯萎了,但是它的根并没有死亡,它还深深的扎在这片沃土上,我们要培育一个新的文化出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我们应该采用这种态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乡风更加文明,才能把我们的乡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薛丽慧